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水泥修的“扶贫路”何以长出杂草?
http://www.scol.com.cn(2018-9-3 8:04: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刚修的水泥路,居然长出了杂草!”在国家级贫困村——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红石村,一条长有杂草的水泥路使调查组大吃一惊。原来,2017年1至3月,重庆市审计局在对万州区2016年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时发现这一问题。收到问题线索后,万州区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见9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  

  过去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给贫困农村修一条便捷的出行道路,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此,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均拿出很大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发展和改善贫困农村地区的道路以及基础工程建设。按说,对这些并不十分宽裕的扶贫建设资金,基层尤其是乡村领导干部更应当格外珍惜并将钱花在“刀刃上”,保质保量的把“扶贫路”修好。  

  然被曝光并受到查处的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红石村的这条“扶贫路”却让人大跌眼镜,全长10多公里的水泥路,不但仅有400米勉强“合格”,刚建不久的水泥路面居然长满了杂草。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长草的水泥路非但耗费了国家80万元的扶贫资金,被村支书指定的承包人就从中获纯利30多万元,而包括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所在乡镇领导以及参与验收的人员甚至乡财政工作人员与出纳等一干人均从中分到了“一杯羹”,村支书更将包工头的一半利润纳入囊中。原本一条“扶贫路”居然也被这些“苍蝇”玩成了坑民害国的“腐败工程”。  

  长草的水泥“扶贫路”背后,既暴露出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乱象,也折射出监管的极度乏力,更反映出扶贫工作和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的严峻与复杂。应当说,国家为了实现预期扶贫目标,在2020年底全面消除贫困,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无论制度和程序都相对比较严谨,但对来自最基层尤其是乡村干部的联手“作弊”,似乎还有些“鞭长莫及”。盘点一下水泥路为何长草就不难看出,村支书为了从中获利,将修路工程私自发包给了另一村时任村支部书记承建,而村主任明知不妥也未反对,即便是在施工过程中有村民反映偷工减料问题,村支书也是聪耳不闻。  

  实际上在不少农村基层,乡村干部尤其是相邻村干部之间“抱团腐败”现象并不鲜见,在乡村熟人关系社会中,同一个乡镇的村干部不仅都是“老熟人”,经常打交道,因为工作性质范围相同,往往形成了一个特殊圈子,而为了规避某些嫌疑,在违法获利乃至腐败方面更形成了带有江湖习气的“互通有无、利益共享”,甚至会串通起来欺上瞒下。红石村村支书将本村的扶贫道路工程发包给同镇土门村时任村支书承建,就是为了既能“平分”工程利润,又能瞒过本村村民的监督,再加上利益驱使之下,包括村主任在内乡镇一干人纷纷为其“推磨”,原本应建成一条脱贫致富的水泥路,最后居然长出了草。

  由此可见,乡村干部不但是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领头羊”,教育和监管的缺位,也可能转化成阻碍扶贫攻坚的最顽固碉堡,不但让国家的扶贫资金在落地后打了“水漂”,更会影响村民的脱贫信心乃至对国家扶贫政策产生怀疑。因此,在笔者看来,扶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间断,强化对乡村干部的治理同样尤为关键,甚至决定着国家扶贫大政的成败。  

  80万扶贫资金修成一条长草的水泥路,奇葩背后既让贫困户寒心,更足以令人“痛定思痛”,虽然涉事的基层干部都分别受到了法律追究和党政纪处分,但受到污染的乡村风气却无法立即消除,给贫困村民心里留下的阴影更需要风清气正的扶贫来驱散,再不能让“扶贫路”有任何“掺杂使假”,否者,还不知道能长出什么“幺蛾子”来。(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