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让“凡承诺,必践诺”成为常态
http://www.scol.com.cn(2018-8-28 8:28: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储旭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去一村调研,支部书记抱出厚厚一叠党员承诺书,翻看发现,承诺书里的内容都是事先统一打印好的,党员签字后存档,至于党员对承诺是否牢记清楚,是否落实到位,就没了下文。特别是在少数地方,党员干部承诺书的签订却存在走过场、摆样子等问题。(8月28日《人民日报》)

  签订承诺书是各级各部门明确责任义务、明晰目标导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责任书的签订,给党员干部营造一分仪式感,看似只是递交了薄薄的一张纸,不过是“轻描淡写”签个名字,实则却是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另一方面,也让党员干部的承诺有迹可循,倒逼他们将“践诺”时刻摆在心头,督促提醒自己把岗站好、把责尽到位。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签订责任书的部署方式,不时为基层所诟病,原因就在于“承诺不践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组织集中签订承诺书,固然是希望干部把责任“领”过去、落实好,但奈何需要签订的承诺书种类繁多,时常“顾了东家,漏了西家”,仅某基层的分管干部一年就会签不下于10份承诺书,迫使有的承诺书签完便罢、沦为台账。也有个别单位存在“跟风主义”,看别家签了承诺书,便也组织“仪式”、走个“过场”,有代替工作落实之嫌,甚至可部署内容偏少,便拿问效问责来凑,活脱脱成了卸责依据,让基层有苦难言。

  做工作,固然需要签订承诺书这样的仪式感,但仪式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倘若仪式沦为形式,那么承诺书也就成了“口头承诺”“空头支票”,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广大群众的信用缺失。同样的,对基层干部而言,既然签了承诺书,就等同于接下了责任,不管困难还是容易,都要以真担当、真作为、真落实为抓手,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其实,承诺书本就发挥着“桥梁”功能,若正确用之,则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若视之为“卸责书”,无疑是跑调、变味。

  由此可见,签订承诺书也当慎重而为,既要重视承诺的内容、承诺的对象,更要看重践诺的力度、践诺的成效。对设计承诺书的上级单位而言,要审慎研究选用承诺书的合理性、必要性,进一步削减不必要的承诺书签订,把“好刀用在刀刃上”,给基层减减负,既不要将自身独有职责随意转嫁给基层,迫使基层不堪重负,也无需要求基层对必尽职责作过多承诺,以致多此一举。对签订的责任书要加强跟踪问效,特别是那些与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相关领域的践诺情况,要实打实抓、手把手教,以我为主、引导基层共同履职尽责。基层单位也当正确对待承诺书,做到“凡承诺,必践诺”,要知道承诺书的签订绝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尽责,不仅要当好上级单位在基层的助手,更要做好本级工作的当家人,把一纸承诺真正转变为实实在在为人民送上福祉的坚决行动。(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