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莫让“亲子阅读”流于形式
http://www.scol.com.cn(2018-8-10 9:00:1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一则“某图书馆谢绝14岁以下儿童入馆”的消息在网上传开,除了对此举是否合理的讨论外,记者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长表示,这些年亲子阅读特别受重视,很多时候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是想陪孩子一起读书。而“亲子阅读”越来越火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8月9日中国新闻网)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的孩子,而如今,亲子阅读的范围已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阅读”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画等非文字阅读;亲子阅读有朝着更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而亲子阅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很多亲子阅读总显得不是很有效果,这令人深思。亲子阅读是“共读”,具有“双向性”。就是说,如果父母本身就不爱阅读,即便硬着头皮与孩子“共读”,肯定没有效果。所谓“亲子阅读”,作为主导孩子阅读的父母,显然有更大的“操控权”,因为对亲子阅读,在阅读选材、时间投入、方法指导、营造环境等,都需要父母的精心设计,准确定位,付诸行动。

  然而,就像报道中提及的,亲子阅读中隐藏着“家长焦虑”,而焦虑就源于家长的盲目,因为不知如何选材,投入多少时间,以及如何指导,方法也不是都很正确。有些家长舍得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可到头来效果却欠佳。而如果像某些家长那样,仅是把亲子阅读视为“孩子能不能比别人强、对以后的升学有没有帮助”,那么,这种带有极大功利性的阅读,就根本不值得提倡,那无疑是在强化饱受诟病的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学化”。

  第十五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超过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这些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1.8%,较2016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这只是一个数据而已,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数量略有增加,质量和效果如何,却无法得到验证。再看《2017中国家庭亲子共读调研报告》中的数据,中国孩子早期阅读时长明显不足,近一半(47.1%)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阅读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孩子仅有12.8%。亲子阅读的时间都成问题,何谈效果?

  而最担心的就是盲目跟风,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在看到别人家都在“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后,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如果方法不得当,孩子非但没有爱上书,反而导致其厌恶图书和阅读。

  亲子阅读悄然兴起,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还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信心等。可一旦亲子阅读带有功利性,就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另一种“课外负担”。对此,建议那些对读书 不算很“在行”的家庭,最好向“懂行”的人咨询。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亲子阅读遇到的问题,还是家长的不习惯阅读,甚至“厌恶”读书导致。亲子阅读,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认可,被早期教育所推崇,但这并非意着花钱为宝宝买书,或舍得投入时间就万事大吉。如果家长本身缺乏对书、对阅读的兴趣乃至敬畏,“亲子阅读”恐怕就会流于形式。(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