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慈善的“待用面条”为何无人问津?
http://www.scol.com.cn(2018-7-7 8:04:2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望着墙壁上388这个数字,老板杜军很犯愁。原本是希望传递爱心和信任,爱心却一直“库存”。最近,杜军和合伙人石永莉想把这笔库存捐给一位家庭困难、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但又纠结这会不会违背爱心初衷?三年多前,四川宜宾一家面馆开业时引入了国际上流行的“待用食物”理念,根据面馆实际情况推出“待用面条”,截至今年三月,市民们购买了1276碗“待用面条”。但是,用出去的却寥寥无几。(7月6日《成都商报》)

  “待用面条”无疑是爱心的呈现。到饭店里来就餐的市民,用购买“待用面条”的方式,表达对困难群体的关爱之情,饭店负责把这些爱心传递出去,鼓励困难群众到饭店里喝上一碗“待用面条”。然而,“待用面条”推出了很长时间,却“难以消化”。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地步。饭店老板能够记住的,也就只有几位客人主动品尝了“待用面条”。

  “待用面条”越来越多,如何“顺利消化”?饭店老板的做法是主动送给困难群众,让他们持有“爱心面条券”到饭店里就餐。即使是这样,“待用面条”还是剩余388碗。

  有人说,这是爱心的尴尬。其实这不是爱心的尴尬,而是爱心方式的尴尬。虽然说,初心是好的,然而不恰当的方式,是导致“待用面条”爱心不能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待用”的概念源于国外,如“待用咖啡”就是在咖啡馆消费的人提前多买一两杯咖啡“寄存”在店里,供经济困难或需要帮忙的人免费享用。在国外一些地方,也受到了欢迎。然而,传播爱心不能简单的复制黏贴,不能简单的移植过来。国情不同,民情不同,观念不同,效果当然也会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待用面条”在国内遇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需要尊严。尊严和假面子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虽然说,困难群众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谁愿意为了喝一碗不要钱的面条,到饭店里去“丢人”,很显然爱心活动的发起人并没有考虑他人尊严的问题。

  其二,没有必要。一碗面条也就是几块钱的样子,贫困群众固然贫困,可是有几个人到了“连一碗面条都喝不起”的境地?可以说,这样的“待用面条”很难有市场,困难群众真正需要的是生活的帮助,致富的帮助,而不是一碗免费的面条,几块钱,困难群众自然不会在乎。

  其三,得不偿失。爱心饭店,曾经到医院里,把用餐券送给困难患者,请他们去吃面条。可是,只是为了喝一碗免费的面条,要跑到遥远的饭店,显然得不偿失。谁愿意打的、做公交、骑车子,跑到饭店去呢?这个成本也不小吧!

  爱心不能简单模仿,“待用面条”水土不服是必然的结局。“待用面条”不是爱心的尴尬,而是爱心方式的尴尬。(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