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章丘铁锅“失宠”不仅是“李鬼”作乱
http://www.scol.com.cn(2018-7-8 7:41: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爆红的章丘铁锅,在年初创造了“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的神话,却没能冲破“红不过一年”的魔咒,突然“失宠”,遭遇“滑铁卢”。近日,网上一片“送一首凉凉”“产品滞销”的唱衰之声,使章丘铁锅再次成为热词。与春节期间万人空巷、一锅难寻的盛景不同,这次“蹿红”是因为“假货横行”“口碑滑落”。(7月7日中国新闻网)

  一部“舌尖3”,没捧红多少美食,倒是让很多器物火了,章丘铁锅就名列其中。据称“舌尖3”仅播出4天,章丘铁锅在天猫的销售量就同比增长了6000多倍!章丘铁锅就此成为“一锅难求”的稀罕宝贝。而同时,无孔不入的“山寨”章丘铁锅随之而来。一时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就像任何“网红”产品一样,每当什么“火”了之后,马上就会有“山寨版”跟进。章丘铁锅同样没有逃出这个“魔咒”。

  时隔仅四个月,章丘铁锅就从“洛阳纸贵,章丘无锅”,变成了订单锐减,产品积压,使原产地村又回归平静甚至伴着凄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章丘铁锅从“暴热”到“巨冷”呢?“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悲剧,到底是人们消费的理性回归,还是“李鬼”太多,抑或是盲目扩张,太过迎合市场而忽视了质量,还是各种原因兼有?这很值得好好反思。

  “李鬼”乘势乘虚而入,当然对章丘铁锅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那些长途跋涉,开着车甚至坐着飞机赶到章丘就是为了买一只铁锅的人,兴冲冲来到,买了铁锅,回去后却发现,无论从质量还是功能等方面,根本无法达到宣传中的效果时,章丘铁锅的口碑无疑将会从顶峰跌入低谷。无孔不入的制锅人、卖锅人,连进村都要收取“门票”,靠章丘铁锅发财的人越来越多,而锅的质量如何,却少有人关心。

  而章丘铁锅也绝非是个章丘人就能造。细心的人会发现,章丘人或那个村,一夜之间似乎每家每户都有“造锅”的本事了。正像有章丘人自己所言:“随便一口锅就300多块钱,给我都不要。还有花一两千买的,那不是有病吗?”当地人的反应没错,章丘铁锅在章丘的知名度,比起章丘大葱、瑞蚨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据报道,有记者乘出租去找章丘铁锅,司机回答:“你要看章丘大葱我可以带你去,要找打铁锅的我真不知道在哪里。”

  除了“一哄而上”导致的“李鬼”作乱,每一只章丘铁锅,未必都能做到“舌尖3”解说词中说得那样“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手工制锅的必须匠心独运,不可能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章丘铁锅”。从供不应求,到后来一天卖几只口锅,再到目前的滞销,原本有机会成为地方性品牌、走向全国的章丘铁锅,却被迫做了只活4个月的短命网红。这样的悲剧,恐怕不仅是章丘铁锅,也是所有“网红”产品的宿命吧?

  对章丘铁锅此番“失宠”,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悦坦认为,章丘铁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代表。纯手工锻造的技艺使其本身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单纯追求利益,过分量产就容易丧失品质。这句话切中要害,就是说,章丘铁锅从“一锅难求”到几乎无人问津,说明不仅是“李鬼”作恶的问题,还有我们在民间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上仍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

  无序竞争导致的假货投机盛行,监管缺失造成的真假难辨,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管理引发的短视行为等等,都是章丘铁锅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唯有对民间工艺的精益求精,老老实实按照工艺程序制作,才能保住好不容易发现和树立起的知名度。否则,哪怕暂时成为“网红”,也将遭到无情市场的报复。(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