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长着“洋面孔”就能教外语是一个误区
http://www.scol.com.cn(2018-7-26 9:19: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暑假期间,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生意火爆,一些打着外教旗号的培训班更广受家长欢迎。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家长追捧之下,一些活跃在培训市场上的外教并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件和经验,甚至有从业者表示“只要有张外国人的脸就行”。(7月25日半月谈)

  一直以来,外教在我国总是“抢手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外教的盲目崇拜心理,认为只有“洋教师”才能教出原汁原味儿的外语,而中国外语教师不管教得如何,首先在面孔上就输给了外教。这就是外语(主要是英语)培训机构频频打出“金牌外教真人授课”或“英美外教一对一辅导”招牌的最重要原因。而家长和学生,也由此对“洋教师”产生迷恋,有“洋教师”的课程,哪怕学费再高,与没有外教的课程相比,总是人满为患甚至一座难求。

  于是,“看脸”风气盛行,只要有一张“洋面孔”且不管能否适合教学,学校或培训机构就把其当成宝贝。就算有不少黄面孔的“洋教师”来应聘外教岗位,不少学校或培训机构都不愿意接收,哪怕这些“黄面孔”是地地道道的“洋人”,不仅生长于英美国家,获得了教师资格甚至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可就是这样也不行。因为“不看学识看面孔”早已成为我国外培训机构,甚至不少中小学乃至高校的行业“共识”。

  可殊不知,教学,无论是外语也好,还是其他科目也好,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没有任何教学资质和经验,就无法做一名合格教师。对那些长着“洋面孔”的人来说,他(她)的语言能力当然没有问题(带有强烈的地方口音除外),无论是听说读写,只要受过一点教育,就其本族语的容量来说,当一个“外教”不成问题。可是,并非有了本族语的容量,就意味着能教好学生,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教师本人的知识、信息,还包括方法、手段、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就是说,没有经过教育培训,拿到资格证书,就无法当教师,外教也是一样。这也是大学分为“师范院校”和其他类院校的原因。笔者是一位大学英语教师,也从事过中学教学,还曾负责过本校的外教招聘工作,对外教市场大体有一些了解。其实,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小学及培训机构中的外教,以前有教师资格的少之又少,只要申请,如果没有犯罪记录等问题,一般都能获批。

  经过多年的规范后,我国目前在招聘外教上逐渐走向正轨。如今招聘的外教,除了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外,必须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或具有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并在省级人社部门取得外国专家证和由省出入境管理部门颁发的外国人员就业证,才有资质任教。可真正达到上述标准的外教很少。如果按照这些标准,全国各类学校或培训机构中的“洋面孔”将大幅减少。可见,对一些外籍人士在华从教的资格,还存在把关不严、监管缺失的问题。

  诚如报道中提到的,今年6月江苏淮安就现场查出5名在培训机构涉嫌非法就业的外国人,他们均为培训机构通过互联网联系外省甚至国外的所谓中介公司、中间人介绍过来。而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有大量未成年人,如果对“外教”的背景、品行不掌握,隐患巨大;因外教猥亵儿童获刑并被逐的消息并不罕见。大卫·麦克马恩在某市某国际学校任教期间作恶,被法院判刑12年并处驱逐出境就是一例。

  由此,招聘外教一定要严格把关,长着“洋面孔”就能教外语是一个误区。培训机构迷恋“洋面孔”是为了招揽生意,家长一定要谨慎为好。当然,这不是说所有“洋教师”都不合格或存在危险,但理性看待外教,加强对外教资格的审查,实属必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