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一提暑期社会实践就支教”让人烦
http://www.scol.com.cn(2018-7-6 7:54: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程振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有媒体报道,90后大学生梁洪涛返乡带领村民种地瓜,全村因此整体实现了脱贫。梁洪涛曾就职央企,因看准了地瓜的价值,回到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大板镇各力格村,整天在田里“摸爬滚打”。如今28岁的他,致力于带领村民种地瓜,一起走上致富路。

  大学生回乡种地瓜,带领村民致富,美丽画面也给人启示:大学生应该是有想象力的,可是每年一开始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很多大学生咋就整齐划“支教”呢?笔者并非说到广阔农村,去偏远山村支教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再好的事情,大多大学生都扑上去,是否与社会实践的本来意图南辕北辙?而且,究竟有多少支教团队能对农村娃学习提升有实质帮助呢?

  笔者有一位教育媒体编辑朋友,她告诉我,每年暑假最怕大学生找她报道社会实践,因为十之八九都是去农村支教,而且都是常规套路,这些大学生希望支教有报道,可是“大家都在支教”,作为专业媒体人要问“新闻点究竟在哪里”?与此同时,笔者一位在高校团委工作的朋友抱怨,“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会去支教”,全校50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400多去支教,有时引导他们去做点别的更有创意的事情,可是学生会天真的问“去支教不是很有创意”吗?朋友莞尔。

  我们的大学生难道失去创新力了吗?暑期社会实践都去支教,就和大三时都忙着考研或考公务员没啥两样。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就表明,今年大学毕业生创业热确实退烧了,敢闯会闯的年轻人确实在减少。这一现象与社会社会实践差不多就等于支教其实有内在关联。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做舒适区域内的事情,暑假了,联系一所山区学校支教并不难,支教内容嘛,几乎不用准备,当年上学都学过,“考试都过了还不会教吗”。其实哪有那么简单,教育也讲究专业,否则要专职教师干吗?对大学生好心来支教,农村山区学校一般不好拒绝,可是没有教学经验大学生“无专业准备的支教”,很多情况下甚至是扰民。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教的是否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当我们把学生的求学热情调动起来短时间内又转而回家,对学生的实质帮助究竟有多大?

  最近有北大教授建议启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不管有多大争议,笔者看来,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对中国实际特别是农村和城市基层确实丝毫不了解,一般来说, 最好的就业就是“主动对接国家所需特别是国家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而现在的大学生显然对国家需求茫然无知。暑期社会实践,一个很大意图,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实际,能主动对接社会所需。一到社会实践就选择支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实在太不了解,如果给你选择对接社会的机会,大多人还停留在20年前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难怪现在大学生毕业前都忙着考研考公务员呢。

  暑期社会实践选择面的逼仄,也反映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惰性狭隘。去农村支教当然可以,既然大家都去支教,那能否做出不一样的内容?众所周知,农村正在掀起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工程,以支教为支点,可否用到在大学所学知识,帮农民开淘宝店?能否帮助丰富一下村民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能否主动看望关爱农村的空巢老人?我那位团委老师朋友说,也有这样的建议,可学生嫌太麻烦,似乎“带小孩容易多了”。可是把眼光局限于几个小学生初中生身上,怎能指望暑期社会实践“开阔眼光视野”呢?暑期社会实践做成了任务、秀场,难怪有乡村学校老师抱怨“有时大学生支教额外增加了学生负担”。

  90后大学生梁洪涛带领村民种瓜,全村因此致富,背后的逻辑是,他在央企工作时,等于是“从社会大学学到了真见识,真本领”,我们的大学生也要主动从社会大学获取真能力真见识,别把社会想的那么简单,别以为只要到社会浅尝辄止就能帮到社会,带着这种理念想法,就不会一窝蜂扎堆到农村支教,就会散落到社会的角角落落“真支教,真下乡,真实践”了。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于支教”让人烦。别再老气横秋,投身到国家和社会的广阔大地中去吧!记住,年轻人要敢闯敢试!(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