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能迁就4个鸟窝 更该容下一份乡愁
http://www.scol.com.cn(2018-6-8 8:06:5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老屋因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要拆除,但房梁上的鸟窝里还有4只不会飞的雏燕和7枚燕子蛋——浙江松阳县竹源乡党委专门开会讨论此事,最终决定暂缓拆迁。决定等到燕子孵化、雏燕学会飞翔后再进行拆除(据6月7日《澎湃新闻》)。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用这句令万千儿女为之动容的千古诗句来形容竹源乡党委的决定,着实一点也不为过,燕子一直被农家视为吉祥善良化身的“灵鸟”,谁家堂屋里的横梁上筑有燕窝,并且筑的越多,主人越会欣喜若狂,为了方便燕子回巢入和避免鸟粪便落在地上弄脏了室内环境,主人还会专门在屋檐下开个小门洞,在燕子窝下面吊个小纸板。无论是谁,要是把人家屋里的燕子窝给捅了,那不只会遭到全村人的唾骂,甚至会被视为“道德问题”而被乡亲疏远。  

  因为需要拆除的老房子里有四个燕窝,窝里除了尚有7枚没有孵化的鸟蛋之外,还有一窝4只“嗷嗷待哺”的楚燕,为了能让这群“小不点”能够正常孵化成长出窝,乡党委专门通过讨论决定缓拆该老屋,往大了说这是彰显人性化执政理念,保护生态自然,往小了说也是尊重生命,对雏燕有着悲悯之情,无论怎么看,都足以让人对该乡党委一班人心生敬意,爱屋及乌,对农家宅院小鸟尚有怜悯之意,对民生疾苦势必更有感同身受。  

  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实施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等等,很多发展建设都离不开“拆家建新”,尤其是在不少地方推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往往更热衷“重打锣鼓另开张”,废弃原有历史形成的自然村,把“新农村”整齐划一的建在主干道两边,让农民住楼了,好看了,全新了,却怎么也让人感受不到农村原本的那种“味”,以至于让不少住进新农村的庄户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一种无根的漂浮感。笔者远在老家一位住进新农村的“发小”曾不无伤感的告诉我,小时候我们经常攀爬的大槐树被砍了,村前的大水塘几年前就被垃圾填满,现在上面盖了楼;全村用了几代人的“土井”也早就干涸了。我们孩童时代那个绿荫覆盖、炊烟袅绕的老村庄,现在已经成了残墙断壁、偶有老人走动的“鬼村”。  

  尽管笔者老家的那个村,既没有出过历史名人,也算不上太古老,却也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更承载着几代人的宗族与乡愁文化,年长辈分高的老人在这里会受到特别的信赖与尊重,无论两家矛盾冲突如何激烈,但凡这样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去,两家人都会争先恐后搬来椅子请老人“主持公道”。但就是这么带有厚重淳朴民风的自然村落,却随着“新农村”楼群的形成而云飞湮灭。公开报道显示,在过去10年里,中国每天消失80个村庄,有多少乡愁伴随着村庄消失而仅存于教科书里,恐怕也只是凤毛麟角。  

  人们对燕子情有独钟,就在于燕子既能找到回家的路,更能铭记一路“乡愁”,坊间有则流传甚广的典故,说有人将自家房梁上一只离窝的小燕子腿上绕上红线作为“记号”,第二年这只燕子又飞回到原来的房子里筑窝,让主人倍觉惊喜与感动。我们可以为迁就4个燕窝而暂缓拆除老屋,更应当在城市与农村的建设发展中,保留和容得下一份乡愁的存在,让漂流和在外打拼的游子,也能够凭着记忆中的乡愁,找到老城、老家、老街坊,老村、老屋、老槐树。(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