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靠“学习”善后,莫如早关爱
http://www.scol.com.cn(2018-6-25 8:34:4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储旭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海南省某基层一名交通协管员在工作岗位上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身亡。当地领导表示,要好好总结他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这份号召引发广泛热议,难道想让更多的人“前赴后继”?(6月23日 光明网)

  为人民服务、为责任付出、为使命牺牲,确实值得称道,特别是这种无私奉献,为了岗位尽职尽责,甚至失去生命的同志,更是值得大家去敬重、缅怀。号召同志们向故去的同志学习,本无可厚非,也应当理解和支持,但“学习”学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考究。敬业奉献的确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学习,但盲目过劳却又是一种不负责任,并不值得宣扬。

  生而为人,尤其是一个成熟的人,肩上不仅有事业的担子,更有家庭的牵绊。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确实是单位的损失,失去了一名好同志,但事业的齿轮依旧会不停地转动下去,生生不息;但对家庭来说,却会是不可承受之重,恰如天地崩塌、山河破碎,亲人离别的悲痛又怎能轻易缓释。从官方层面,确实应当号召同志们给予关切,但这样的关切,绝不应该只停留于“学习”,毕竟不幸终归还是不幸,决不能以“褒奖”“荣誉”等同视之,而是应当从关爱方面寻找缺陷、探究问题。

  时下,各级单位、部门都相继出台了切合实际的关爱机制,甚至不少内容都是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光说不练假把式、只上墙不落实可不行。有的单位领导盲目地认为加班、不休假就是好同志,并高看一眼,甚至大肆宣扬加班文化、亮灯文化,却对单位内部忙闲不均的问题置若罔闻。而忙闲不均也并不仅仅出现在单位内部,还时常发生在部门之间,有的地方“忙”的单位就那么些人,常年无休,而“闲”的单位人却不少,为了看起来很忙,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刷存在感,美其名曰提升综合素养。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并不鲜见,也广为同志们所诟病。

  由此可见,发生了不幸的事情,与其靠组织“学习”、大力“宣扬”来善后,倒不妨及早对同志们加以关爱,用心用情让同志们干得顺心、干得积极、干得健康。加班文化必须摒弃,特别是“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可以不反对,毕竟难免有难事急事要紧事“找上门”,但决不能支持,更不能提倡,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为同志们鼓劲撑腰,否则同志们很容易陷入“不敢休假,也不敢提休假”“休息等于不敬业”等思维怪圈。制度上也应当加以完善,既要少一些不休返现的“擦边球”,不给无谓的加班留有余地,也要多一些类似强制休假、加班补休等“硬举措”,让修养身心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一环。同时,平衡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应当重新审视各部门各单位忙闲不均的现象,及时做好人员的再部署、再调配,让事多的岗位人手充足、安排灵动,事少的工作有人兜底、少占资源。其实话说回来,只有充分关注和保障同志们的身心健康,才是对新时代的奋斗者最好的褒奖、最实在的关爱,也最能激发同志们的干劲。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