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发道歉信,可贵;不读错字,更可贵
http://www.scol.com.cn(2018-5-7 7:51: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曲征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日,北大120周年校庆在北大举行,北大校长林建华致辞时,将“鸿鹄(hú)志”读成了“鸿浩(hào)志”,还将“莘莘(shēn shēn)学子”读成“菁菁(jīng jīng)学子”。曾连续在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三所重点大学任校长的林建华,在致辞时频频读错字,引发网络热议。(5月6日《华商报》)

  5日,林建华就读错字发道歉信,道歉信由北京大学账号发表在北大未名BBS上。信中,林建华承认自己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承认不足并力求弥补不足,就值得称道。也因此,林建华的道歉信引发了人们的同情与感慨,许多人认为,林校长的表现,比那些竭力掩盖错误与不足的人们强多了。

  北大校长发道歉信,指出自己的不足与“不完美”,确实值得称道,不过,在笔者看来,倘若林校长注意工作细节,尤其是重视一下致辞文字中的字词读法,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就更好了。毕竟,北大校长关系到北大形象,而北大形象与北大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倘若北大形象受损,那么,北大学生脸上也不会光彩。这也是面对读音频出错的校长,台下学子们心中五味杂陈的原因。尽管校长不能完全代表一座学校,但是许多人还是通过校长的素养来看学校。莫说大学校长,即便是一位教师、一位普通中小学校的校长,倘若在大会发言中读错字,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会打折扣。

  而实际上,在致辞中力求避免读错字,并非多么困难。对自己写出的稿子,提前读一读、顺一顺,对于读音拿捏不定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词典,并顺手标上读音,就能够避免读错字现象的发生。读字正确,不只是对于致辞、发言工作的重视,也是对于所在学校、台下听众的尊重与重视。林校长在道歉中说自己的中小学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语文基础很差,这是实话,不过,这不能成为致辞中读错字的理由。倘若在工作之余,林校长能够抽出时间多读读书,多翻一翻字典词典,那么语文基础肯定会大有提升,读错字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其实,大学校长读错字或者被字词读音难住的现象并非鲜见。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演讲,在互赠礼品环节,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书写的内容是黄遵宪的诗,在念这首诗时,顾秉林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念到“瓠离分裂力谁任”时,就被“瓠”(读hù)字卡住了,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尴尬。倘若事前有所准备,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

  北大校长因致辞时读错字而发信道歉,此举堪称可贵,不过,在笔者看来,倘若事前多做些准备工作,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致辞、发言时尽量不读错字,会更加可贵。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