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老漂族”的晚年应“老有所安”
http://www.scol.com.cn(2018-5-21 8:01: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胡建兵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本该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操持家务而漂泊异乡,媒体将他们称为“老漂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5月20日人民网)

  老人退休后,理应安享天年,但成了“老漂族”。绝大多数“老漂族”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城市里却没有朋友、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各异,很多老人活得并不开心。来到儿女家中帮助照顾孙辈,实际上比上班时还辛苦,他们起早贪黑,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辈上学;他们做好饭菜,等待儿女回家……整天忙得连轴转,有的甚至累出病来。特别是原先那些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他们到城里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后,两代人在生活习惯、育儿观念和方式上等不同,说不定“吃苦不讨好”,与子女弄出矛盾来,生了一肚子的气。

  老家才是这些“老漂族”真正的归宿。在“老家”,这些老人可以跟亲戚、朋友等来往,可以常常到老邻居、老同学、老同事家串串门,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在家想吃什么,想穿什么,就自己去买,自己去做,日子过得十分舒服。而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所在的城市,人地两疏,既没有朋友,而且语言不通,说难听一点,很多老人感觉就像“吃官司”一样。因此,很多“老漂族”在儿女那儿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十分期盼回到老家,把自己解放出来,让自己享受自由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漂泊的老年一族要做到老有所安,既要内安其心又要外安其身,这需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随迁老人来说,异地养老带来的不确定性、不适应性的风险很大,要妥善协调处理好户口登记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分合机制,该分时分,该合时合,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让“老漂族”将“他乡作故乡”。记得几十年前,当时虽然条件十分贫困,但各单位、各企业都办起了“托儿所”,职工上班时,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保育员负责照顾,下班时,再把孩子接回家,从而减轻家庭的负担。现在条件好了,但这样的托儿所早已没有了踪影。因此,各地应该解决年轻父母的托儿的问题,不再让那些老人从异乡来帮儿女带孩子。只要把照顾孩子的问题解决了,“老漂族”也就被解放出来了,老人也就有自由了。

  有了自由,老人想儿女时,可以随时到儿女那儿看看,平时可以在老家享享清福,这对老人、对子女、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大好事。即使暂时还解决不了“托儿”的问题,各地政府应在养老服务、医疗保险等方面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保障措施,让他们在异地心里觉得踏实,能有归属感。此外,鼓励在“老漂族”密集的社区试点引入第三方服务,开展丰富的活动,为“老漂族”解解闷,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漂得更加自在,更加幸福。(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