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对“熊孩子”究竟怎么看?
http://www.scol.com.cn(2018-5-11 10:23: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维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餐厅大吵大闹、在墙面上胡乱涂鸦、待人刁钻没礼貌……“熊孩子”不光把家里搅得翻天覆地,还往往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89.4%的受访者指出“熊孩子”的出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69.5%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原则的宽纵和溺爱。当“熊孩子”犯错时,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83.3%的受访者强调对孩子的不当言行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中国青年报》5月10日)

  “熊孩子”给人印象大多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性就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

  事实上,在中国家庭,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父母长辈眼里就是掌上明珠,平常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早已习惯成自然。不论是在家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外面的陌生环境下,孩子都或多或少表现出刁蛮任性的秉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熊孩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熊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个漫长的感染和演变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认为,这话一点也不假。

  作为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不但要善于身教重于言教,同时还要重视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的传承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无穷”。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笔者认为,家庭对“熊孩子”的管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然,在对“熊孩子”的管教上,既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比如,孩子待人没礼貌,没有规矩,有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家长不仅要对其零容忍,同时还要及时有效地督促整改。

  如此一来,就可把孩子不良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当然,对初次犯错的孩子,或是做错的事情,不算太出格,且影响也不太大者,我们也不必太过严厉地批评教育。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对知错能改的孩子,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对其诚实有信,勇于担错,知错能改的孩子,还需多伸拇指夸奖,少伸食指指责。对“熊孩子”究竟怎么看?我认为,关键在于不同的家庭教育,都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观,但不论你如何教育孩子,都不能将自家孩子错误行为无休止地掩瞒,让孩子误入歧途,这才是最为重要。要知道,即便孩子将来不能功成名就,咱也不能让孩子颓废人生。(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