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须成为所有人共识
http://www.scol.com.cn(2018-5-14 7:39: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5月12日下午,全国高校首个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在四川大学成立。该基地旨在依托学科、人才、基地和国际合作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难危机的能力。(5月13日《成都商报》)

  就在举国隆重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之时,四川大学在同日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基地,这看似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却意义深刻。如果提一个问题:“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恐怕不少人都答不上来,而答案就是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顺应了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对此,防灾减灾工作时刻都不能放松。而且,防灾减灾从青少年抓起,让防灾减灾知识入脑入心,有利于孩子们从小养成对防灾减灾意识,使其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无论是当年的唐山、汶川大地震,还是前些年的严重洪涝灾害等,都给国人留下了痛苦记忆。每当自然灾害发生,都会伴有财产甚至生命的损失。自然灾害警示我们,一定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以减少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自然灾害不可抗拒,却可以做到有效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提前防范的主动,还能展现出全社会在灾难面前的从容和有序。

  自然灾害就像一张无情的“考卷”,不断考验着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和效率,也能及时发现管理在环节上的脆弱与不适应。俗话说,灾难“三分靠处理、七分靠预防”,纵观多年来损失相对较小的灾害,无一不是做了充分的预防。防灾减灾重在意识超前,又体现在科学精神上。防震,首先就在“防”字上;房屋的抗震性、救援的科学性等都要考虑在内。防内涝,重在摆脱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的一贯做法。城市的高楼大厦建得再漂亮,但如果地下排水系统落后,那就是不合格城市。

  我国还处于防灾减灾的初级阶段,这就更需要迎头赶上。而防灾减灾,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公众这两个层面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应该把防灾减灾当成工作或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是民间的积极参与,只要用心在做,就一定能使防灾减灾深入人心,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而青少年参与其中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防灾减灾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难危机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防灾减灾工作,展现“青春的力量”。

  防灾减灾事关国家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培养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所有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而公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减灾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自救、互救能力等。遗憾的是,不少人对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以及在灾害来临时如何尽量减少损失知之甚少,存在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及时、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不到位、防灾减灾演练活动进行的不够积极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以让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此,提高各方的防灾减灾意识刻不容缓,且须成为所有人共识。(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