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文化力量”激发灾区重建自信
http://www.scol.com.cn(2018-5-11 15:07: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十年回首,不思量,自难忘。十年前一个承载了亿万人民心痛的时间点,夺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毁损上千年的历史遗存,山崩地裂,人间痛哭。十年回首,有志者,事竟成。“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伤痛记忆正在被修复,十年过去,巴蜀大地呈现出盎然生机与活力,这方热土备受人们珍爱。这一路,文化的力量蓬勃有力,既有声势浩大的抢险重建,又有润物无声的抚慰心灵。2008年5月14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随专机运送150顶帐篷抵达成都;5月17日,江苏省文化厅率先在《中国文化报》发出倡议,集合全国30个省(区、市)文化厅局力量,支援四川文化灾后重建;5月18日,文化部率全国文化厅局长在成都召开援建工作会议……(5月9日 四川日报)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地震摧毁的不仅仅是灾区人民生活的家园,更动摇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一种时刻,尤其需要“文化力量”。

  文化是一种记忆。十年前的地震造成了灾区文物的重创,也让大家心中对文化的美好缺失了“一角”,虽然遗憾,但是在震后的40余天,相关部门竭尽全力,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宝藏伤害降到最低,让大家对文化的记忆不因地震而改变。

  文化是一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刻,尤其需要文化这种精神,自信能够在废墟上重新爬起来,自信能够让灾后的汶川更美好,这样的文化精神不因磨难而退缩,反而激发了奋发进取的勇气。

  文化是一种力量。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灾区的重建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看不见、抓不着,但是却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抚慰心灵,舒缓情绪,凝聚力量。

  文化是一种产业。面对地震带来的“创伤”,虽然痛,但是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要坚强地站起来,走区域文化发展之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成为灾区支柱性产业,让文化也能够成为助力灾区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一股涓涓细流,不但能够冲洗地震带来的伤害,还能够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让灾区的人民更有信心,让有温度的文化成为灾区重建的动力,让有深度的文化成为灾区更好前行的助力,以自信的文化底色书写更美好的灾区未来。(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