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十年回首 志愿力量在蓬勃生长
http://www.scol.com.cn(2018-5-11 7:48:2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2008年10月13日,由四川省委牵头,省应急办、团省委等14家厅局级单位联合筹备下,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十年回首,一位位应急救灾志愿服务者,在灾区扎根发芽,和灾区人民一起心手相牵、并肩向前。 (2018-05-10四川日报)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10年盘点,一次次灾难历练,四川应急志愿服务工作一路砥砺前行,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贡献了四川力量、西部经验。10年回首,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灾害评估、物资发放、户外救援、城市应急、雨天城市排水、户外知识宣传、高考服务、爱心捐赠、公益演出、应急演练等志愿服务,为四川发展和振兴奉献青春力量。这10年,一大批志愿者长期扎根在汶川地震灾区,见证了灾区由恢复重建走向发展振兴,实现“再生性跨越”的人间奇迹。

  “因志愿相识,在四川成长”。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千余名志愿者留下来继续服务,成为四川公益领域的中坚力量。正因如此,他们不计报酬、不求名利,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他们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友爱”精神,他们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互助”精神,他们甘心付出,促进进步,用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的“进步”精神。10年“致青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激发出强大动力。

  毫无疑问,无论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2013年“4·20”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还是在2017年四川阿坝州叠溪泥石流灾害中、2017年“8·8”四川九寨沟地震救援现场,没有哪一次灾情看不到我们志愿者的身影,正是因为他们秉承志愿精髓,践行青春承诺,才感动着灾区的每一个人,激发出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志愿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10年,四川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都在不断完善,四川应急救灾志愿服务既贡献了“四川经验”,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这10年,四川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协同、开放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科学化评估、制度化运转的工作机制,建立群团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委托群团承接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制,建立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一线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群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研究评估机制,这些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群团服务带来的实惠。

  总体来看,四川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缘起于阿坝州汶川县,转折在雅安市芦山县,共经历了“启蒙—沉淀—升华—成熟”四个阶段,既见证了志愿力量的蓬勃生长,也见证了灾区的涅槃重生。10年展望,从救灾中兴起的民间志愿力量,是国家力量的有益补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融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来,传递志愿精神,让志愿精神持续闪光,我们有理由坚信,志愿者服务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