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汶川十年涅槃重生 文化凝聚磅礴力量
http://www.scol.com.cn(2018-5-10 7:43:3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十年回首,不思量,自难忘。十年前一个承载了亿万人民心痛的时间点,夺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毁损上千年的历史遗存,山崩地裂,人间痛哭。十年回首,有志者,事竟成。“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伤痛记忆正在被修复,十年过去,巴蜀大地呈现出盎然生机与活力,这方热土备受人们珍爱。这一路,文化的力量蓬勃有力,既有声势浩大的抢险重建,又有润物无声的抚慰心灵。(2018-05-09四川日报)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十年涅盘,汶川地震灾区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家园重建,着力恢复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着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经过10年发展,汶川地震灾区基本实现了“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目标,与时俱进的新汶川精神、新北川精神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浴火重生的汶川地震灾区正升腾着感恩的情怀、奔涌着向上的力量,灾区群众把全国人民的爱沉淀在内心深处,化作创建美好新家园的内生动力。

  十年回首,不思量,自难忘。“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区文化建设,指导和支持建立了一整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一大批灾区群众亟须的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开展了一系列灾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十年间,国家投入84.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建文化家园。同时,汶川地震灾区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把文化抢救与保护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震后不久,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授牌,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年间,全省各地非遗生态已然形成,将非遗资源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举办了绵竹年画节、都江堰放水节、羌年等非遗活动,非遗助推扶贫已形成气候和良好态势,激发出了灾区发展振兴的强劲活力。

  十年回首,有志者,事竟成。回首汶川震后这十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奋斗,一直把文化重建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精神文化家园重建,使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实现了精神文化家园重建与物质生活家园重建相适应。这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一个个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的新家园欣欣向荣。如今的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生活幸福,产业发展兴旺,文化力量彰显,文化血脉涌流,文明程度提高,欢歌笑语喧哗,乡风乡俗提升,感恩情怀修复,攻坚克难精神弘扬。十年凤凰涅槃,十年文化重生,汶川地震灾区用文化抚慰心灵、安定人心、重塑信心,给予了灾区人民极大的人文关怀,赋予了灾区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为地震灾后经济社会重建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年之间,抗震救灾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华夏同根,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浸润滋养我们的灵魂。事实证明,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重建不仅为实现“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 “4.20”芦山地震和“11.22”康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借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文化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由此,汶川地震灾区要把文化重建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着力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让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让传统文化品牌焕发新的生机。

  十年回首,汶川涅槃重生,文化产业已成为拉动灾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润物无声的文化正凝聚起发展振兴的磅礴力量。(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