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打造四川特色鲜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http://www.scol.com.cn(2018-4-11 8:33:4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董进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推进乡村艺术化 打造四川特色鲜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乡村振兴时,提出“以多样化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80岁时,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花了整整4年时间,用水墨神韵描绘的诗意般乡村。总书记这一要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其要义是要为乡村振兴插上艺术的翅膀,推进乡村的艺术化。联系四川实际,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积极打造水墨新村,描绘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艺术化,目前还是陌生字眼,但绝不是天方夜谭,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源于人类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思想家们都说,真善美是人们追求的崇高精神价值。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基本需要大体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审美的需要。事实上,在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审美的动因就会形成,而且越来越强烈。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进入21世纪,法国学者奥利维耶·阿苏利认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审美动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再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的回应。近年来,随着美丽新村建设的推进,乡村艺术化已经在路上。比如汉源县以花海果乡为主题,让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一个产业就是一个“田园景观系统”。还有年画村、陶艺村、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等。这说明,我省乡村艺术化大有可为。

  什么是乡村艺术化?有人说是指乡村因为发展的需要主动吸引艺术家前来或自发进行乡村的美化和改造。但是把乡村艺术化主要看成艺术下乡,至少低估了乡村自身的艺术资源和艺术追求。必须看到,乡村艺术化首先源于乡村的山水、田园和生产、生活。当然,现在来给乡村艺术化下定义可能为时过早,这里避开抽象论道,简要用四句话来对乡村艺术化作一个形象的描述,就是:自然山水,艺术田园,农耕体验,诗意栖居。自然山水,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在治理和恢复上下功夫,保护乡村环境,保护乡村生物多样性,让乡村天蓝地绿、山青水碧、风清气爽、蛙鸣鸟叫,还自然之魅,这是乡村艺术化的底色。艺术田园,是要保护和建设好农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家畜。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注重种养循环,搞好创意设计,精耕细作,发展创意农业、精致农业,把一个产业建设成一个田园景观系统,景色随区域、季节而变幻,让田园变成乡村独特的风景线。农耕体验,是既要发展现代农业,让人们通过农业劳动与动植物生命过程打交道,把农业劳动变成农事体验,从观察、体验、分享中品味人生乐趣;又要保护农耕文明,挖掘传统工艺,培育民间艺人,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开发乡村美食,让人们分享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诗意栖居,是要在不破坏乡村肌理和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科学规划设计村落,改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民居功能和风貌,配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组织好民间文化活动,让人们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诗中写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四川山水相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天府之国”。几千年来,勤劳的四川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深厚、多彩的水文化和农耕文化,养育了李白、“三苏”等诗仙、文豪和张大千那样的国画大师,还有蜀绣、竹纸、年画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艺术化条件得天独厚、韵味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创新“小组微生”和“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模式,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23160个,在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独树一帜。这正是中央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新时代新征程,只要我们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擦亮金字招牌,顺势推进乡村艺术化,就能打造出山水自然、特色农业、田园生活、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既与时俱进又特色鲜明,如诗如画的水墨新村。这里,水代表山水、代表自然,墨代表书写、代表文化,水墨合起来便是国画、便是艺术。平原、丘陵、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水墨新村,从空中鸟瞰,正是一幅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推进乡村艺术化、打造水墨新村是一个新课题、一种新思路,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彰显乡村价值。当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把握好五个问题:一是要弄懂乡村之美,防止城市景观化。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城市美化的一些做法搬到乡下去,搞大广场、大草坪、电梯公寓,走入了误区。必须看到,乡村美离不开乡村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它美在山水、美在田园、美在农耕、美在体验、美在浓浓的乡愁。这样,美丽乡村才能与美丽城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二是要着力张扬个性,防止千村一面。一些地方,走过一村又一村,似曾相识,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事实上,不同的村庄,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都不一样。乡村艺术化必须体现各自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民族风格、民俗风情和民居风貌,同一个村庄也应当让户与户之间有所差异,各美其美。三是要发展美丽经济,防止中看不中用。一些地方看起来很美,却缺少人气,问题就在于没有处理好艺术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把美丽变成资本,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大升级,实现产业兴旺。四是要注重乡村设计,防止建设性破坏。如果说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仍然滞后的话,那么设计就还没有真正起步。一些村子热闹一阵子,昙花一现,与它缺少设计、不伦不类有很大的关系。实践告诉我们,乡村艺术化离不开艺术设计,必须注重设计,强调设计在前,用设计去提升艺术化水平。五是要坚持分类指导,防止化妆运动。一哄而起是我们的老毛病,新农村建设中的风貌改造就曾经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化妆运动”,刮了一阵又一阵风。乡村艺术化要吸取教训,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注重实效,有序推进。(作者单位: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