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一村一幼”斩“穷根”惠泽千秋
http://www.scol.com.cn(2018-2-8 7:42: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几周前,记者到沙合莫村幼教点,只见半个篮球场大的院坝内摆放着儿童组合滑梯,教室、活动室宽敞明亮,彩电、电子琴、玩具教具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4名辅导员正给两个班的学生上课,孩子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念儿歌。这是凉山州3000余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2月7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之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有出路,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在“精准”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在“精准”上求突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贫困人口根本上是“素质型贫困户”。他们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安于一隅,困苦一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斩断穷根的深度脱贫角度考量,教育扶贫既是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化解贫困“存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打通贫困家庭子女上升通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止贫困“增量”的根本途径,还是强化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因而在脱贫攻坚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

  “扶贫先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让多种类型的技能知识培训走到田间地头,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教育扶贫的重点所在。为让民族地区幼儿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村为单位建幼教点,普及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并减免在园幼儿学前3年保教费。据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介绍,因学前教育普遍缺失,彝区孩子上小学后才开始学汉语,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困境”,孩子听不懂容易厌学。“一村一幼”为幼儿打好语言基础,从源头打牢“控辍保学”根基,使民族地区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扶贫作为一项功能性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同时也在脱贫攻坚全局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得到更好教育,不仅是贫困地区所有家长的心声,也是凉山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一村一幼”斩“穷根”,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看到了凉山的未来。正如在海拔2500米的昭觉县普诗乡杉树村,26岁的幼教点辅导员土比日呷所说的,“看着孩子们养成好习惯、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脸上洋溢的笑容,特别满足。他们的未来,一定比我们这代人更好。”

  由此观之,在贫困地区,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局面,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教育惠民。扶贫攻坚就是要克服教育区块“短板”,从“一村一幼”斩“穷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小事”抓起、做起,让更多教育的阳光洒向贫困地区,遍布每条村落、每个角落、每位孩子。孩子们有希望,贫困地区就有希望,四川就有希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