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如何看待小学生成绩“上天入地”现象
http://www.scol.com.cn(2018-2-12 14:59:0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全国中小学在1月下旬陆续期末考试完毕,在“晒”出的成绩单中不难看出孩子的成绩是“上天入地”。尤其在一些知名学校,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达到满分,有的学生则徘徊在及格线上下。小学阶段成绩就有如此巨大的差距,不仅“差生”家长焦头烂额,一些“高分”家长竟然也莫名惴惴不安起来。(2月12日半月谈微信公号)

  小学阶段成绩“上天入地”,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有人认为这一分化现象是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副产品”,这一说法有失偏颇。

  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的公平是起点的公平,教育的不公是社会最大的不公。但是因为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加之不同的家庭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差距明显,这是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同一个课堂上出现“有的不教都会,有的却怎么教也不会”现象很正常。

  尤其是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需要灵活理解应用的知识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也越发明显。报道中提到,北京某小学三年级某班一共30个孩子,数学有2个满分,英语有十几个满分,但最低分是64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考题非常简单,答卷只需要规定时间的一半,仍旧可以自信满满地拿到满分,但同样的试卷对于有的学生却很难。

  就学校和教师而言,该如何应对小学生成绩“上天入地”现象?笔者以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优秀生,学校和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如尝试走班制、允许孩子跨级、免修、免考等,为他们成才提供便捷通道;

  其次,对于一些学困生,学校要组织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对个”的“精准扶贫”,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教师而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困生身上,更能彰显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敬业精神。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嫌贫爱富”,懒得搭理学困生,或因担心学困生影响班级均分,在调研统考或中考之前让学困生回家,不让他们参加考试,甚至干脆找个理由将他们赶出校门,这种“末位淘汰”的做法或许会拉升班级均分,同时也大大拉低了教师的师德形象。

  学校和教师要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均衡化发展,不是低水平公平,更不能搞削峰填谷,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现象由来已久,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幸福指数和对教育的评价,如何科学应对小学生成绩“上天入地”现象,不但考验着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水平与基层学校领导的管理智慧,也考验着一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