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打破职称论文“一刀切”有破冰意义
http://www.scol.com.cn(2018-2-10 7:59:4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姜春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北京市《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后,市人力社保局对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曾经饱受争议的论文要求终于被取消,人才可以用代表作来代替论文。(2月9日《北京晚报》)

  职称制度,关乎切身利益。评职称不再要求必须发论文,改变“唯论文马首是瞻”状况,如此“伤筋动骨”改革,意义深远,惠及更多人的“分配蛋糕”。

  打破职称论文“一刀切”有破冰意义。北京市的这次改革是自1986年30多年来该市再次启动的职称领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其实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各地都在探索职称制度改革,“刻舟求剑式”微调已经跟不上新时代步伐。不改变本质的“大改”“大动”已受青睐。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这样的“大改”直接会影响未来的“评风”,巨大变化随之而来,如对外语和计算机要求不高的岗位,可不用再考外语和计算机;所有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小学教师也可评“教授”;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弄虚作假取得职称将一律撤销……这样的“修正”,更注重效率和公平。以计算机和外语而言,不少工作岗位对外语要求不高,甚至跟外语不沾边,但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这一饱受诟病的现象将得到改变,这也意味着一大批被门槛挡住的人,又可以迈入,这样的“松绑”,将节省不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选拔人才也大有裨益。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不再成为“硬杠杠”,教案、病历等成果也可替代。北京的这次改革,正是将这种制度改革福利落地的开始——打破职称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职称论文“一刀切”、职称晋升“玻璃门”等条条框框,对不同人才制定不同标准,支持人才自选代表性成果代替论文,新开通多类人才的职称申报渠道,实现“干什么、评什么”,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干什么、评什么” ,不同人才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更好开花结果。要知道,长期以来,发论文成为不少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迂回之痛,现实中不少医术高明的医生、教学能力强的老师,都被“不发论文休评职称”的“硬杠杠”卡住,不能真正实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时,唯“论文”也极其容易滋生出论文造假抄袭、花钱发论文等乱象和行业利益链,费钱费时,更因鱼龙混杂难以被识破。

  打破职称论文“一刀切”,唯能力论,更符合时下倡导的人才观。将职称评审“唯论文”改为“菜单式”,让人才做“多选题”,在职称评审中,将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质量,能全面检验和激发人才活力,从而使各类人才职业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论文不再作为评职称的硬性要求,人们可以不再疲于想方设法发论文,而是能有更多时间专注本职工作,将教案、病历以及代表作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更能青睐人才,也更符合人才评价规律。我们也希望,“北京经验”尽快推广至全国各地,改革措施早落地一天,相关行业乱象就能早改观一天,专业性人也就能早被“善待”一天。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