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一号文件让乡村振兴“不差钱”
http://www.scol.com.cn(2018-2-10 7:42: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四川“一号文件”对于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的谋划,必将确保乡村振兴“不差钱”。

  乡村振兴没有投入作保障,喊是喊不出来的,干也是干不出名堂来的。当前,我省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村资源也越来越“值钱”,但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农村贷款成本高、回报低,农村金融服务也是个大难题。为此,四川一号文件提出“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提出要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必将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乡村振兴的钱从哪里来?“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要靠公共财政加大投入,要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当然,财政“一条腿走路”不行,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也须同向发力。因此,财政资金要做好“整合”“撬动”“激活”三篇文章, 让资本源头活水潮涌乡野,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在乡村舞台上大有作为。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资本进乡”是关键环节。如今四川创新农村金融信贷,推出农机具抵押、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蔬菜大棚抵押等多个创新业务,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融资难题,唤醒了农村土地的融资功能,走出了一条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助农新路子。可以说,随着四川抵押担保平台的搭建和市场化手段的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唱起“二人转”,让不动产“动”起来,“死钱”变成了“活钱”。今后,要用好财政、金融、社会“三种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畅通农村金融服务“主动脉”,丰富完善金融服务“毛细血管”,为乡村振兴“活血化瘀”。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可以说是“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直接用在农村建设的比重是比较低的。要创新政策机制,把土地增值收益这块“蛋糕”切出更大的一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四川一号文件提出: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和市域、县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创新,用好了这项政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总之,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杆”“吸铁石”“药引子”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流向巴蜀沃野,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