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高校对口帮扶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http://www.scol.com.cn(2018-1-15 7:55: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月11日召开的全省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工作推进会透露,我省高校将实施本土人才定向培养,每年为深度贫困县培养1000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每年向深度贫困县招录培养高职、专科学生2500名。(2018年01月14日 四川日报)

  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县有县情,村有村情,要做好深度贫困县对口帮扶工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我们都知道,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全省摆脱贫困落后的重大发展机遇,是全省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工作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立足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充分运用好国家和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工作,注重在对口帮扶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笔者以为,这不仅是战略性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这是古人讲的一种事理。这种事理,同样适用于脱贫攻坚。不可否认,现在的贫困户中确实有一些好吃懒做、“等着扶、躺着要”的,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出于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对口帮扶不力等问题,为了尽快让结对贫困户脱贫,一些帮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看。究其原因,既有贫困户思想问题,也有帮扶方法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让脱贫攻坚工作走“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怪圈现象,就必须找准帮扶的着力点,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这无疑是落实对口帮扶的关键之要。

  所谓“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而“扶智”就是国家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何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全省75所公办高校全面参与“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45个深度贫困县实施“1+1+1”对口帮扶模式,即每个深度贫困县由1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1所公办高职院校和1所民办高校或成人高校,实施对口帮扶。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同样,刚刚召开的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工作推进会明确指出,四川省高校将实施本土人才定向培养,每年为深度贫困县培养1000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每年向深度贫困县招录培养高职、专科学生2500名,全省117所高校将从人才援助、定向培养、提能培训、产业扶贫四方面入手找准帮扶的着力点,参与深度贫困县的对口帮扶工作。这充分说明,只有真正找准帮扶工作和着力点,围绕人才援助、定向培养、提能培训、产业扶贫等做好深度贫困县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才能让贫困户在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彻底解决他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取得疗效。笔者认为,部分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首先得激发他们的志气,做好扶志工作。另一方面,贫困还与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识有关。一言以蔽之,高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工作不仅在经济上给予精准帮扶,更要在精神上给予精准帮扶,要通过人才援助、定向培养、提能培训、产业扶贫等途径,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在“扶志”的同时更要“扶智”。(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