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以人为本的城乡变革才更有温度
http://www.scol.com.cn(2018-1-11 14:10:50)  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7年,制约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障碍与藩篱进一步破除。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农房建设一体化管理,创新棚改融资模式,土坯房改造行动,四川走出了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1月11日《四川日报》)

  四川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变革,不仅事关两个跨越发展和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而且事关民生福祉。回望2017,四川在城乡变革中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所做出的实践探索,以人为本的主线贯穿始终,不仅带给了四川人民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且也为全国城乡变革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四川之路。

  注重城市内在发展,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城市规模和体量也在不断的扩张,即便原来再超前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也难以满足城市人口扩张的速度。一方面市民渴盼政府能够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城市服务,一方面则受方方面面的原因所限制,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而基础设施建设又是一项费时费力而又容易引发民怨的项目。

  对此四川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一系列关注城市“里子”的措施陆续出台。不仅加大对旧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而且还创新经验,比如在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就做出了创新实践。作为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创新开展的三大行动之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近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09亿元,居全国前列。正是有了这种以人为本的主线贯穿,才让市民有了“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真实感受。

  关注弱势群体,让改革发展惠及更多人。近年来四川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这就为四川推进民生改善注入了动力活水。如何切割好改革发展这块蛋糕,四川把重点放在了对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弱势群体,从农村土坯房改造,到城市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四川不仅拿出了真金白银,而且多年来持续发力。

  四川省“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进入第四年,累计改造危旧房棚户区135.4万套,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授信超过30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全省510万城镇居民,累计近30万农民工获得住房保障,每年为近10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无论是城市,还乡村,都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反过来也为城市变革注入了持续的动力,并加快了四川城乡变革步伐。

  注重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释放城乡活力。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核心还是为了人。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让城镇吸纳更多的群众就近就业,如何让城里人望得见、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关键就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建设好小城镇。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如何建好小城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命题。

  自“百镇建设行动”实施以来,四川省300个试点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17万人,镇区平均常住人口达1.62万,是建制镇平均水平的2.7倍。试点镇还辐射带动全省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4671亿元,新建铺装道路6.4万公里,全省277个小城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试点镇示范引领效果明显。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