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川报评论 >> 正文
期待“文艺川军”再创辉煌
http://www.scol.com.cn(2017-12-20 10:15:31)  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作者:高云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到目前为止,今年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共播出12部电视剧,其中《我的1997》《索玛花开》《天下粮田》3部电视剧由四川出品,都取得不俗的收视率,赢得了良好口碑。“四川造”电视剧接连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霸屏”,电视荧屏上的“四川现象”引发媒体关注。有专家称,3部剧接力,展现出四川影视界的新视野、新势力、新突破,四川影视正奋发努力再塑“文艺川军”新形象。

  “文艺川军”,曾多么熟悉又多么辉煌的名字!当年,四川曾是国内文艺创作第一方阵中的一支劲旅。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曲、影视、美术,四川可谓精品不断,名家辈出。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方面,在与全国各地的激烈竞争中,“文艺川军”似乎风头不再。当此之际,集中亮相央视黄金档的“四川造”影视剧,确实让人提气,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思考,新时代该如何推动四川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归根结底要靠作品说话。推动文化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文化,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才是硬道理。繁荣和发展四川文化,就要以作品为中心狠抓精品创作,努力创造、生产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作品为中心抓精品创作,需要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自然界万物生长、欣欣向荣,靠的是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好的创作生态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作生态,就是融入群众、贴近大地的创作生态,就是能最大限度激发文艺工作者创造热情的创作生态。这就需要尊重创作规律,想方设法在政策、规划、传播、评价等方面拿出针对性强的措施,创造条件、做好服务,让作家艺术家能潜心创作,让好作品顺利面世。从报道披露的信息看,四川影视能取得如此成绩,就与相关方面善于服务、热心扶持大有关系。

  以作品为中心抓精品创作,需要力戒浮躁之气。文艺创作的浮躁之气,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文艺发展的历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本身的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伤害。老话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经典之作、传世之作,都是苦心孤诣、反复淬炼的结果。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一画就是六年。获茅盾文学奖的四川作家王火、阿来、麦家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成功,亦得益于长期涵养、静气定力,修炼学识学养。就以今年亮相央视的“四川造”电视剧来说,能有这样好的收视效果,也与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在内的剧组成员长期的积累、潜心的打磨是分不开的。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四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四川文艺界也一直致力于在作品创作、文艺活动与产业发展中表现地域特色、突出文化个性。假以时日、浇以心血,“文艺川军”定能再创辉煌,创造更多彰显巴蜀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气质的优秀作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