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教师卧底不良贷是把劲使错了地方
http://www.scol.com.cn(2017-12-12 8:32: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不良校园贷危害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何不良校园贷仍有生存土壤?3000元的贷款3个月后是如何变成3万元?日前,汉江师范学院辅导员毛晶玥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寻找答案,并制作成抵制不良校园贷的教学视频成为了网络红人。(12月11日《北京晨报》)

  对校园不良贷款,别说是大学生,就连校园外的不少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校园贷鱼龙混杂,凡是没有资质的校园贷,都是怀疑的对象,因此,对这样的借贷就该拒绝。对此,各高校没少在学生中苦口婆心地宣传了。然而,就是有学生不听劝告,明知是火坑还要往里跳。而女辅导员卧底不良校园贷,是想搞清楚催收非法利息的组织抓住了学生的什么痛点,试图揭露不良校园贷陷阱的套路,警示学生拒绝校园不良贷。

  女教师卧底的初衷没有问题,还值得称道,体现了对学生的爱护和担当。然而,就是她不去卧底,校园不良贷中诸如合同不规范、手续费、中介费、网贷吧、催收群,以及催收高利贷的手段等,差不多人尽皆知。因此,卧底与否就没有多少意义,即便是现身说法,恐怕也阻止不了一些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而大学生为何非要贷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被校园不良贷款坑害的学生,其贷款目的一般为,一是因生活困难钱不够花,二是“超前消费”,三是购买高档用品,四是为了在校期间创新创业,等等。而就媒体报道过的学生被催贷款事件中,因生活困难无法保证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贷款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校期间为创新创业而贷款的学生也不多见,反倒是“超前消费”和购买高档用品的校园贷居多。

  形形色色的校园不良贷,高到离谱的利息,花样繁多的收费标准,使一些消费自制力弱的学生深陷“借贷泥潭”。据今年4月10日《华商报》报道,西安高校大二女生小依通过网络贷款买化妆品,在短短一年里,为还贷款拆东墙补西墙,贷款37万买化妆品须还50多万,最终因被债主逼债并散发恶意消息而不得不停学回家。如此大学生,真是怒其不争,仅为买化妆品就贷款37万,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不是“作死”吗?。

  因此,大学辅导员老师们最该做的,恐怕并不是去“卧底”校园不良贷,而是应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如何理性消费,或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今,学生们很少为了学业而贷款,多为了买高档手机、化妆品、包包,或谈恋爱、打游戏、交朋友,甚至还有个别学生竟然把“裸贷”的钱花在了堕胎上!这当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没把钱花在正地方上,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明知校园贷是陷阱,可是还要跳,这就不是校园不良贷利率低、门槛低、方便快捷能解释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校园不良贷可恨,而不理性消费的部分大学生,也很难获得同情。这充分暴露出一些大学生在理想和追求,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出了很大问题。当前,评价一名学生的优劣,总以“学业成绩”为标准,至于不良习惯、消费观,乃至道德修养,既不好量化,也缺少引导,由此产生的问题众多。而作为辅导员的大学老师,首先就该从矫正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观做起,这才是解决问题之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起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有人不以为然。可面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问题,还能说加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毫无必要吗?当然,教育不能生硬灌输,但无论采取何种办法,也比去卧底强,因为校园不良贷的套路学生基本都知道,就是无法控制消费欲,这不是消费观乃至价值观、人生观出了偏差又是什么?所以,女教师卧底不良贷是把劲使错了地方,引导和教育学生走正路,比自己受罪去卧底看似更靠谱。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