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尊重自然规律,九寨沟定会重披“绿衣”
http://www.scol.com.cn(2017-12-21 8:44: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2月8日,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对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作出部署。

  从九寨沟重建的五大关键词,即“生态优先、适度干预、生命工程、串珠成链、综合立体”来看,都是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重建绿色,增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出发点,都是在遵循我国“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战略,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又符合九寨沟重建的实际。而在五大重建任务中,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被放在首要位置,这表明四川恢复重建上的气魄、胆识、远见。

  四川在连续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后,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灾后恢复重建的新路。而就九寨沟风景区来说,重建工作更复杂,既要利用以前探索出的经验,又要结合九寨沟的地方实际。“决定”中的规划起点高、质量高。“五大关键词”重点突出,又相辅相成,尊重实际、尊重科学、敬畏自然,不仅注重了九寨沟自身的特点,又做到了因地制宜,这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进而也将达到社会的心理预期。

  把“生态优先”放在重建的首位,充分体现了九寨沟重建中四川的新理念。而对灾区的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多维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以“是否发生次生灾害”作为选择修复路径的最终标准,探索地质灾害防治与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治理模式,建立跨地区、多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等,更展现出四川在复杂的重建过程中科学的决断和担当。这就是在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既能实现重建,又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这看来无疑是有远见的大手笔。

  总有人认为,九寨沟应该迅速恢复到震前的状态,其实,这是既违背常识,又违反科学规律。九寨沟的地势复杂,震后恢复和重建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进行过地质灾害防治和景区恢复。在保护一草一木的基础上‘动土’,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生态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稳步推进重建。为此,四川探索在构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基础上,坚持“景观化”和“生态化”两大原则,力求探索一种地质灾害防治与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治理模式,这就非常值得称道。

  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这充分体现了灾后重建中的新发展理念。的确,“自然资源宝地”的恢复重建不是几天就能完成。景区修复过程中必须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有些事情就应该“慢慢来”,对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开放,要持长线眼光、作长远打算,其规划也要和重建及生态恢复的进度统筹考虑。“决定”提出大力推进九寨沟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不仅扩大了空间层面,从旅游空间和旅游产品上双重拓展,还要“建立跨地区、多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而且,恢复重建工作不仅涉及四川本身,还要展开跨省、跨地区合作,甚至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支持。

  可见,九寨沟重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欣慰的是,四川对此科学决策,以敬畏自然、科学规划、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使一系列重大的重建难题都有了科学合理的决断,这对今后恢复重建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由此,只要认真领会“决定”精神,尊重自然规律,以造福后代和面向未来的眼光、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恢复重建工作,九寨沟定会重披“绿衣”,继续成为世人钟爱的美丽自然景区。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