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http://www.scol.com.cn(2017-11-10 9:38:33)  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作者:秦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走社会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体现了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深化,也体现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丰富和提升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要求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加快了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步伐,创造了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发展的奇迹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在理论创新、队伍建设、联系群众、制度完善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这样一些优势,是当今世界任何政党都不具有的

  用改革的方式、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使改革开放得到逐步深化

  □秦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承前启后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接续奋斗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描绘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时代的使命和追求。

  向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惟一出路,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历史的出路和社会的走向交汇在一点上,就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样的承诺,顺应了历史要求,反映了人民期待,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前途命运,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拯救中国的主张。围绕这一主张,中国共产党首先开辟一条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同时,也使中国这个一度四分五裂的国家凝聚成一个同心同德的有机整体,使社会产生了为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一 开始就是同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联的。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常用“工业化”“现代化”来描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前景。他明确强调:“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还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思想,我们党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构想。在此后的长期探索中,尽管出现过各种曲折,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被我们党和人民所坚守,并逐步成为国家意志、人民信念。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也积累了重要经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继续探索,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现代化的新途径,同时也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

  从“三步走”战略到“两步走”安排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始终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没有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和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规划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思想。党的十三大根据“三步走”的战略思想,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成为我们党和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遵循。接着,党的十五大又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我国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出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因此,党的十九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现代化进程,即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样的战略安排,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明确、更加清晰。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体现了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深化,也体现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丰富和提升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在“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前一步重在打牢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后一步要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实现强国提升。同时,这一战略安排也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这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预期提前。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加快了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步伐,创造了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发展的奇迹。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和人民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充满了自信。

  把握新战略新目标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开始新征程。贯彻落实新的战略安排,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保证。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在理论创新、队伍建设、联系群众、制度完善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如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能够使全党形成统一意志,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防止和减少内耗,避免社会生活中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政治乱象。这样一些优势,是当今世界任何政党都不具有的。具有这样优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当今世界人数最多的政党,也是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政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权益,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关注人民的呼声,以人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尺度。还要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要,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所作出的最关键选择。改革的目的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改革是全面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革也包含着开放,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的。开放是全方位的,重点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到一个新的起点。用改革的方式、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使改革开放得到逐步深化。这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