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三型”人才队伍
http://www.scol.com.cn(2017-11-13 15:24:5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隔山打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0月31日上午10点,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演讲厅内,十九大代表、公司506车间主任范国琼开始了回到公司后的第一场党的十九大精神巡回宣讲。其在宣讲中谈到了“工匠精神”,认为只有每个人都践行“工匠精神”,企业才能为消费者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月13日《四川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建设“三型”劳动者大军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知识型劳动者。敬业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前提条件,也是“爱岗”的升华。敬业不仅仅是一种履职尽责的精神状态,还需“修己以敬”,提升自身修养。简单说就是要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倘若一个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又如何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生产创造出合格的产品,又拿什么去体现自身的爱岗敬业。如果说充满热情、讲求奉献是敬业的前提,那追求完美就是敬业的关键,而完美正是需要知识来丰富,需要专业知识来助力。因此,一个优秀的劳动者首先应是知识型劳动者。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技能型劳动者。如果敬业是态度,那么精业就是能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承担着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近年来,各地纷纷打出人才新政组合拳,在抢抓人才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人才培养。以四川为例,截止2016年底,技能人才已达到680万人 高技能人才110万人。而今年又出台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要开展“扶贫专班”“送培训下乡”等活动,并提出到2020年,四川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1000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高到25%。可以讲,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这已经成为各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创业的共识。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型劳动者。当今社会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而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正是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各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有千秋,如,四川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中,提出了递进培养企业家队伍、探索建立杰出科学家工作室、允许在川高校大学生休学创业等创新型人才培育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近年创新型人才引擎已释放出澎湃动力,到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达265万余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4300多人。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中,紧扣全面创新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 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事业兴旺发达。

  弘扬“工匠精神”,平凡的岗位也可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普通岗位也能成就大国工匠。笔者认为,弘扬“工匠精神”,既要给予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良好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待遇收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又要加大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将更多的普通工人锻造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