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廉价药短缺这样的事该惊动总理吗?
http://www.scol.com.cn(2017-11-22 7:40: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此前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通过国药批准文号允许生产巯嘌呤片的药企有6家,但其中4家早已停产,目前只有陕西兴邦药业和浙江浙北药业处于暂时停产状态。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浙北药业正积极和浙江省食药监部门沟通,预计本周可以将产品供应给各医药公司和医院(11月21日澎湃新闻)

  这是令人欣慰的结果,有了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从国家到基层的各部门,或是生产该药的场厂家,必然会遵照执行。也为患儿们高兴,毕竟,有了“救命药”后,就有可能使病情好转甚至康复,想必患儿及家属都很开心,倍感温暖。这充分证明,管理国家大事的一国总理,能在白血病患儿药短缺这样的“小事”上都能细致入微,实在令人感动。

  该短缺药“巯嘌呤片”,主要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葡萄胎等,它属于国家基药品种。目前来看,巯嘌呤是儿童白血病治疗(尤其是维持期)的骨干药物。可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是“骨干药”,为何厂家要停产呢?廉价药中的“廉价”二字,显然道出了原因。由于廉价、利润低、不挣钱,绝大多数制药厂家就会望而却步。

  其实,有关部门早已检测到巯嘌呤片短缺的风险。由于制造该药的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制药成本上升,那么,既然检测到了短缺风险,为何不采取干预措施,直至无药可用才重视起来?非要总是让总理出面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在我国该药每年大约需要300万片,虽然每片才1元钱,却是该病患儿的“救命药”,既然如此,就该事先有所预判,并有应对措施。

  而不仅是巯嘌呤片属于短缺药,包括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一些必备药,全国范围内都曾出现过断供现象。据报道,廉价药一直“站在悬崖边”,近七成医生曾遇见过短缺药情况。近年来,不管是紧急救命的放线菌素 D、注射促皮质素(ACTH),还是长期服用的优甲乐、甲硫咪唑,廉价药短缺新闻经常不经意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廉价药宣布告急,有些采取了挽救措施暂时恢复了生产,而有些则“一缺到底”甚至消失。

  如今,包括廉价药在内的药品,主要靠市场自行调节。然而,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就不能总依赖市场。医疗市场在我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市场”,因为在药品的定价、政策、审批等环节上并未与市场完全接轨,因此,市场调节不奏效时,就必须靠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调节。进口替代药价格动辄一盒上千元,患者要想治疗白血病,就必须付出更高昂的价格购买,这样更不现实。

  多年来,廉价药短缺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定价机制不科学、政府对药品的降价政策偏离市场规律、新药审批制度存在漏洞、药品招投标中政策存在缺陷,以及“以药养医”等阻碍廉价药生存的空间。因此,廉价药短缺问题,可以从完善药品定价机制、加强新药审批的监督、改革和完善药品招投标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取消以药养医的传统做法等方面着手。

  本来,廉价药短缺这样的事,不该总要惊动总理,可是,如果不惊动总理,问题又如何解决?所以,用长效机制解决廉价药短缺,用制度性措施确保廉价药不断供,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在我国,目前从药品生产到审批等缓解尚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保障本身就是为平民百姓设计的“廉价药”不断供、不过量,就需要有效干预。而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必须在制度建设上再加把劲,否则,下一次“廉价药荒”还会到来。(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