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扶贫有“讲究”,方法不“将就”
http://www.scol.com.cn(2017-11-21 7:58:1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长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7日上午,四川省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难点和底线任务,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发起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扎实有效。

  眼下,已到了完成2017年度脱贫任务的收官阶段,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全力投身冬季冲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目标任务,确保在去年首战首胜的基础上实现今年再战再胜?这就需要拿出非常规之举,除弊革新,创造出属于地方特色的扶贫模式,打一场“智慧脱贫”攻坚战。

  扶贫不“将就”,要因地制宜。扶贫方式千万条,适合地方特点才是“金条”。精准扶贫几年以来,那种“伸手脱帽子”的“好果子”已经摘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钉子户”,要想吃到脱贫攻坚的“好果子”,就需要走得更远点,跳得更高点。如果仍然采取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方法,不仅弄不明白脱贫攻坚的“短板、难点和底线”在哪里,而且会滋生更多“懒汉”式的贫困户,让扶贫干部疲惫不堪,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

  方法有“讲究”,要求同存异。扶贫方法可以借鉴,但不搞“拿来主义”。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治贫方法也千种万种。因此,完全按照大众化、常规化的“扶贫套路”已经行不通了。这就需要集思广益、以当地贫困户为中心,寻求出适合地方特点的扶贫方法。那种具有普遍性、共性的贫困,别人成功的脱贫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少数的、特殊的贫困就需要个性把脉,精准诊断,精雕细琢开处方、土方、偏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特别是脱贫攻坚所面临的难题,需要的是大智慧,“智慧扶贫”应该成为新常态。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唯有除弊革新,才能推动四川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扶贫方法既要大众化,要不失个性化,既产业化,又要“拾稻穗”,“洋方法”与“土方子”兼顾。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创新扶贫方法,努力挖掘脱贫手段,才能找到“让贫困户真脱贫”的好方法,确保四川实现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