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小学生到底该如何“遇见”苏轼?
http://www.scol.com.cn(2017-10-16 7:56: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维扬书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十一长假刚过,《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朋友圈迅速走红。文中展示了几份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同学们,有关苏轼的小课题报告:苏轼诗词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苏轼诗词中出现的景区哪个品牌价值更高?除了诗词以外,苏轼还有哪些才能?苏轼的“朋友圈”又是什么样的……这些冷门问题,引发朋友圈的热议转发。(10月14日《新京报》)

  最近,清华附小学生的调研成果《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刷屏朋友圈,截至10月11日17时30分,文章的阅读量已经突破十万加,收获7000多个赞,同时也有网友质疑:“文章是否反映了小学生的真实水平?”“孩子们的表现是不是家长的功劳?”更有网友直接提出:“没有清华爸爸,小学生还能遇到苏轼吗?”

  网友怀疑真正“遇见”苏轼的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而校方则表示家长只参与了一些技术性的细节部分,大多数内容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因为学生在此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在“遇见”苏轼之前,早就“遇见”过了鲁迅和雾霾。

  其实,争论究竟是小学生自己“遇见”苏轼,还是家长“遇见”苏轼,很可能一时找不到真正的答案。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近30年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更关心的是小学生到底该如何“遇见”苏轼?

  众所周知,针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今,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了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并有专门的时间保证课程实施。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其本质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国内不少地方的学校还大干快上抓学科教学质量时,清华附小则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尝试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报道中提到,清华附小隶属于清华大学,学生大多数是清华大学教职工子弟,不少学生都有跟随父母出国的经历,如果仅依照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来学习,学生进步空间非常有限。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校提倡老师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2012级4班的第一个“小课题研究”是从“种小苗”开始的,在3年级下学期该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两位老师让学生们开始观察萝卜种子、小麦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并且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老师既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但关注课题研究的过程。从这里不难看出,清华附小之所以在探究性学习方面走在国内其他学校前列,既有其特殊的生源因素,更重要的是校领导具有的超前的办学理念。因为课题研究强调学科整合,需要老师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清华附小在招聘环节就非常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组建课题组时,由语文、数学、科学的老师合作,老师为学生寻找有意义的选题,熟练后,再由学生自主选题。由此可见,该校学生超强的课题研究能力让网友大呼“惊艳”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以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授”和“教导”。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

  在培养孩子探究性学习能力方面,家长也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也不能大包大揽。可以配合老师做些辅助工作,比如为孩子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与孩子一起探讨研究路径,而具体分析和撰写报告则由孩子自主完成。

  家长要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遇见”鲁迅,“遇见”雾霾,“遇见”苏轼,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的研究成果在学校或班级评比中获奖而选择越俎代庖。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探究学习的机会,也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