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我们都应成紧急救助的“社会护工”
http://www.scol.com.cn(2017-10-27 8:12: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54岁的衢州柯城区人民医院护工傅龙生,这几天感觉很自豪。10月21日早晨8点30左右,上完夜班回家的傅龙生路遇触电倒地心跳骤停的男子,男子的家人慌乱中不停地掐其人中。傅龙生见此情形大喊:“你们抢救的方法错了,让我来为他做心肺复苏!”十分钟的心肺复苏后,男子恢复了心跳和知觉。目前,男子生命体征平稳。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玮称,吴某恢复良好离不开傅龙生的完美急救(据10月26日《钱江晚报》)。  

  发现有人触电、溺水或是心脏骤停倒地等需要紧急救助时,很多人往往会不知所措,有心施以援手却更担心方式方法不对而事与愿违,尤其是遇到因触电、突发疾病导致心脏骤停的情况,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施救,越是能挽回生命乃至降低次生后果,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因为普遍缺乏急救常识技能,往往除了报警求助就只能“干着急”,而身边的亲人则更会像这位触电倒地男子的岳母一样,手忙脚乱又不得施救要领,如果不是护工傅龙生恰巧遇上采取心肺复苏进行施救,按照医生的话说,触电男子很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死亡。  

  平心而论,虽然有人常常会抱怨“社会冷漠”,但真正遇到问题和困难需要得到救助时,从来就不稀缺热心人的出手相帮,但能够拥有科学急救知识和常识技能的热心人的确太少。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使用AED设备,抢救的成功率将高达67%。这短暂的“黄金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刻。而“第一目击者”是否掌握急救技能,就成了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

  据日前媒体报道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场所的AED配备严重不足,而且使用率很低。据统计,各国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是:日本235台、美国317台、澳大利亚44.5台、英国25.6台。中国每10万人的AED数量,则趋近于零。仅有一些大型公共场所或城市配备了AED,如首都机场配有76台,海口美兰机场15台,杭州在机场、车站、市民中心配备的AED共有15台。但公众知情的很少,即便知道也大多不清楚如何使用。而至于模拟情境下,目击者能够正确为患者实施抢救的仅为1.6%。另有数据表明,我国心脏猝死的人数每年约55万人。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500人因为心脏骤停离开人世。  

  因当说,衢州柯城区触电男子吴某是“幸运的”,在触电倒地心脏骤停的第一时间里遇到了下班回家的热心护工傅龙生,这才让吴某“化险为夷”,但也可想而知,这样的幸运不是所有突发心脏骤停者都能巧遇的。我们在为护工傅龙生热心救助点赞的同时,更应当思考如何对社会大众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普及,只有让更多人懂得急救知识甚至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常识技能,在遇到需要紧急救助时,既能做好人又会做好人,在专业医护人员赶到之前,抓住“黄金4分钟”进行正确施救,注定会让更多生命和健康得到挽留。  

  我们已经建立和实施了“好人法”,让做好人不再有了后顾之忧,而接下来则更需要补足社会大众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和技术培训的这个“短板”。事实上,人们既愿意做个好人,更乐于享受由好人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正如热心护工傅龙生所言,救了他我也觉得很自豪。笔者以为,有了“好人法”撑腰,推广和普及应急救援知识与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和时不我待,社区基层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应当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和教会群众熟悉使用急救器材,鼓励公益性社会医疗机构将心肺复苏等易发性概率较高紧急救助培训开进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尤其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庭成员更应当列为着重培训对象,在惠及家庭的同时更能对社会产生辐射力,最终让社会大众都能懂得急救知识和掌握一项急救技能,特别是是AED设备的配置和应用,为需要紧急救助者多争取1分钟的时间,生命与健康的挽回就会增加近乎20%的希望,能够把“黄金4分钟”牢牢掌握在社会大众手里,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紧急救助的“社会护工”,会有多少家庭因此转悲为喜,则更是难以估量。(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