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改革·印记】“云”中谁寄锦书来
http://www.scol.com.cn(2017-10-26 9:24: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高永维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写信。对于很多90后、00后而言,这一定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字眼。

  街道上偶尔出现的布满灰尘的邮筒,邮局里不再走俏的信封邮票,无不在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人们,写信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作为一名80后,脑海中还残存着一些关于书信的记忆。村里的小学与大队部不远,上学的时候总是会碰上到大队部送信的邮递员,他骑一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驮着两个大大的邮包,脸上经常是漾着满满的笑意。邮递员走后不久,大队部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某某某来取信,如此反复几次,村里人纷纷猜测谁家的哪位亲戚可能又来信了。

  当我会写的字足够多的时候,就开始代姥姥给远方的大姨写信。姥姥口述要表达的意思,我根据姥姥的口述整理成文字。信纸是那种红色的横格纸,我的字虽然歪歪扭扭,但是意思也能表达个大概。有的不识字的老人也会找村里的教师代劳,写信读信他们要“专业”的多。信寄出去之后,就开始盼望着回信,小脚的老太太们等不到大喇叭广播,一次又一次地到大队部去问。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正是“数行家信抵千金”。

  上中学以后,有了集邮的爱好。学校的收发室将信按班级分好,很多想要集邮的同学就争着去取信,然后讨好地向收信人索取邮票。那时候的信真的很多,有的是以前的同学寄来的,有的是远方的笔友寄来的,信纸多是带着香气的花纹纸,读信时候的喜悦现在仍历历在目。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但是座机已经很普遍了,QQ也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些东西有一天会让书信消失无踪。

  当写信这件事越来越少、直至几乎彻底消失,我曾经很是失落了一段时间,因为我一直觉得写信是很诗意的一件事。“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写信时心中涌起的思念,读信时见字如面的喜悦,这是短信、微信、电话、网络这些方式,永远不会呈现出来的意境。

  然而,每一件事物的衰落和消失,都一定有其必然性。写信虽然有意境,但是却缺少速度和效率。一封书信寄出去了,才发现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说完,这是很纠结和痛苦的事。信寄出之后对方能不能收到,寄送的路上会不会遗失,多长时间才能够送到,这也是让人牵肠挂肚的事。可是有了电话、有了网络,有什么事了随时就可以说,甚至通过视频还能够面对面聊天,书信时代的很多纠结也就没有了。

  李清照在一首词中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我想以前寄来锦书的是鸿雁、是信鸽、是邮递员,而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则变成了网络云。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改革的印痕。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