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公务员辞职潮”是媒体吹大的泡沫
http://www.scol.com.cn(2017-10-20 8:36:5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沈道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1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新京报记者提问时提到,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高压态势之下,有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官员“辞职下海潮”的现象。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回答提问时介绍,从统计来看,近年来公务员队伍总体稳定,平均每年辞职人数只占公务员总数的0.1%,或者稍微多一点。我们一共是700多万公务员,每年辞职大概就是1万左右。因此,不存在“辞职下海潮”的情况,“潮”也没形成。(10月19日,新京报)

  辞职跳槽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强力正风肃纪的背景下,如果辞职人的身份是公务员,却总能引起媒体争相报道的兴趣。这些年,经过媒体的渲染,或者说选择性报道,公务员辞职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并且引起舆论热议。

  为什么公务员辞职的新闻铺天盖地呢?是因为,公务员辞职真的已经演变成为了“辞职潮”吗?如果只看媒体关于公务员辞职的新闻报道,民众还真会产生这样的直觉。可是,直觉往往是靠不住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公务员辞职潮”更像是一个被媒体吹大的泡沫,而不是事实本来面貌的客观呈现。

  首先,媒体报道以点带面。公务员辞职的现象有没有呢?在现实的官场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绝对不是普遍现象,更不可能形成所谓的“公务员辞职潮”。700多万公务员,每年辞职的也就1万左右,这样的比例,“公务员辞职潮”的论断,显然是不攻自破的。无奈的是,数据是空洞的,而公务员辞职的新闻是鲜活而具体的,当公务员辞职的新闻呈现“三人成虎”之势时,民众谁还去关心真实的数据呢?这样的现状,客观上给媒体报道公务员辞职留下了以点带面的空间。

  其次,媒体报道价值倒置。从新闻学的角度而言,媒体报道公务员辞职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呢?报道公务员辞职的社会意义又在哪里呢?如果价值和意义是苍白的,这样新闻是否有违新闻的追求呢?不可否认,公务员辞职的新闻,具备话题性,也具备热度,但是如果媒体仅仅是为了蹭话题蹭热度,就挖空心思地去报道此类新闻,这是新闻在向市场妥协。这样的新闻媒体,已将把公务员辞职的新闻当成了商品,只要市场欢迎,就大肆生产,媒体的价值倒置,并不是媒体的福音。

  最后,媒体报道诱导民众。之所以民众会有“公务员辞职潮”之感,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带有很强的诱导性和迷惑性。为了得出公务员辞职潮的结论,一些媒体还给出具体的数据支撑。比如,2015年有媒体报道称,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通过一家求职网站向潜在雇主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逾30%。表面上看,这样的数据,颇有“公务员辞职潮”的架势,可实际上这样数据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想跳槽离职和真的跳槽离职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某省受访的公务员中想过辞职的公务员近六成,但最终没有一人辞职。

  这次中组部在十九大的记者会上,公开否决了“公务员辞职潮”的论调,用数据和事实,还原了“公务员辞职风云”的真相。真希望,以后媒体不要一看到“公务员辞职”就渲染报道,这于事实不符,也于媒体的价值取向相悖。媒体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就丢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基本原则。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