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在总书记脱贫指引下“披荆斩棘”
http://www.scol.com.cn(2017-10-13 7:41: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是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体现了对四川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贫困群众的深切关怀。(10月12日《四川日报》)

  脱贫路上往往布满“荆棘”,而总书记的指示,蕴含着脱贫攻坚的方法论,赋予了四川“披荆斩棘”的力量。

  面对资金短缺这一“荆棘”,四川用活金融手段“披荆斩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短缺,是很多贫困户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四川深刻领会这一指示精神,在全国首创“四项扶贫基金”,使政策的补充效应发挥到最细小的单元。截至9月底,全省四项扶贫基金累计规模106亿元,引导47.9万贫困户借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60.7亿元。这些钱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增强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比如巴中市恩阳区关公镇双桥村伏瑞富依靠“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养驴脱了贫,成立了彩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四川脱贫攻坚问题导向、紧扣重点、对标补短的缩影,更是用活金融手段“披荆斩棘”脱贫“绣花”之功。

  面对环境恶劣这一“荆棘”,四川用活易地搬迁“披荆斩棘”。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将贫困群众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条件薄弱的地区搬迁出来,就是扶贫的精准之策。四川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挪穷窝”,让贫困人口过上好日子。比如在剑阁县蒲安镇光荣村,过去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而易地扶贫搬迁后,建起一栋栋二层小洋楼,建起了集中养鸡场,经济实力迅速好起来。让贫困群众从“养不了人”的“一方水土”中解脱出来,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明智选择。四川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跟进,综合施策,让贫困群众告别破房子、穷日子,住房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实现了从“穷窝”到“乐居”的嬗变。

  面对销售不畅这一“荆棘”,四川用活定点帮扶“披荆斩棘”。贫困地区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缺乏知识等原因,往往有“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而定点帮扶,可以发挥专业对口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定点扶贫,是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照单抓药”,开展定点扶贫,解决了销售不畅的难题。比如:黑水县有养蜂的传统,但因地处偏远,过去并不好销。在省知识产权局对口帮扶下,黑水中蜂成功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价格从过去每公斤40元涨到120元,带动全县9个贫困村300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可见,通过定点帮扶解决销售不畅的问题,四川在脱贫路上实现了“披荆斩棘”。

  踏平坎坷成大道,斩断荆棘路好行。四川牢记总书记嘱托,用精准之力“披荆斩棘”,必将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