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扩大城市文化消费的路径

http://www.scol.com.cn(2017-9-27 10:30:25)  四川日报  编辑:林霜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健 尹宏 胡燕
作者:王健 尹宏 胡燕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文化消费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另据统计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7万亿元,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仅超过1万亿元,存在3.7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文化消费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城市文化消费,既可以满足居民个人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借此改善全社会文化氛围,增强省域文化生产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十三五”是我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期。促进文化消费是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必须立足四川省情,针对全省不均衡的文化消费发展状况,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抓住政府推动、文化需求导向、供给结构调整、社会活力激发等重要着力点,创新引导和激励文化消费的各项举措,实现全省文化消费的整体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

  为此,要确立中心城市示范引领的需求导向型文化消费发展战略。抓住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契机,发挥成都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重点推进成都经济区的文化消费,打造西部区域的文化消费中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推进文化供给创新和改革,转变单一依靠政府推动文化发展的思路,鼓励和推动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推进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协同合作。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充分释放文化消费需求。制定和完善促进扩大文化消费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快完善促进文化消费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构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补贴文化消费需求方为着力点的公共财政新体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引导文化消费方面的牵引作用。

  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探索实施“定单式采购”和“以需定供”的政府购买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加快探索多元化、特色化、本土化的文化配送服务模式。逐步建立消费者低偿付费的公共文化消费模式。经验表明,消费者适度支付费用有助于提高消费成本意识,珍惜消费机会,防止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建议对免费的公益电影、影剧院演出、公益培训等政府供给的文化消费项目采用无偿、低偿、有偿、志愿参与等多种方式供给,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推进科技创新,用“互联网+”助推文化消费快速增长。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统筹部署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系统,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文化信息共享。加快推动文化消费与信息消费的融合,推动文化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的产业化与集群化发展。开启和推广“互联网+”的文化消费新模式。以“文化惠民卡”消费为载体,加快与微信平台、网络支付平台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省主要城市的“文化惠民卡”网络消费系统。

  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文化供给。加大对文化类社会组织和团队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给予文化类社会组织大力支持,赋予资质良好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文化服务优先权。大力扶持基层群众性文化社团和非营利性文化团体的发展,推进基层文化团体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市社科院)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