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无法撤销的“延迟到账”是在助纣为虐
http://www.scol.com.cn(2017-9-14 7:47:0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去年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近日,有读者向北青报反映称,自己虽然已经选择了延迟到账,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据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平心而论,笔者还没有使用过这种延时到账,但对延时到账的“防诈骗功能”却早有耳闻,并且好写过文章对这项技术的运用大加推崇,认为这是让很多误入骗局者及时挽回损失的最有效手段。试想想,很多受骗上当者,往往是被诈骗者忽悠的一时糊涂,给骗子转款之后稍事冷静,马上就会幡然醒悟,如果转款时选择了延时到账且又具备撤销功能,完全可以避免钱款最终流入骗子账户。而据使用者反映和记者的实际体验发现,原来所谓的延时到账不过是让钱在支付平台上“飞”一会儿,既无法拦截,更不能撤销“召回”,即便发觉上当受骗,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钱款“慢悠悠”的步入骗子账户。可以说这要比即时到账更让人添堵闹心。  

  移动支付包括银行汇款,既然已经能够实现即时到账,也能够做到“延时到账”,想来要做到中途撤销恐怕也不是太难。实际上,按照央行相关规定,以及各大移动支付平台推出延迟到账的本意,就是为了让客户在发生错误转账之后拥有“后悔药”;延迟到账如果不具备撤销和“后悔药”功能,也就没有了任何实际意义。尤其是从平台客服人员与记者对话的语气中更不难听出,他们既认为这样延迟到账的设计并不能起到防骗作用,是“不合理”,更无法对错误转账进行人工取消,对于客户的撤销请求,他们也只能表示“抱歉”。  

  其实,不具备撤销功能的延迟到账,如果包括央行相关规定解释以及支付平台能够向公众“实话实说”,客户在发现转账错误之后,心理有所准备,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沟通或向警方及时报警,至少可以给警方侦办案件乃至为客户挽回损失争取时间。但恰恰是这不具备撤销功能的延迟到账,在对外宣传中却一直都被冠以“防诈骗功能”,社会公众不仅早已对此深信不疑,更为央行规定和支付平台推出这项服务感到欣慰,而由此给社会公众造成的误导,也远比没有推出延迟到账危害更大。  

  大三学生杨海正是以为延迟到账具备撤销和“防诈骗功能”,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以招聘兼职为幌子的诈骗分子转账100元,原本认为自己的转账方式是延时到账,一旦发现对方涉嫌诈骗便立即取消,谁曾想转账之后便被对方拉黑,再撤销转款已无可能,甚至不断拨打客服电话也没有人接听,“眼睁睁”看着100元打了水漂。可想而知,如果杨海不是被延迟到账的“防诈骗功能”所误导,按照他本人的话说,是不可能轻易上当的。而有多少类似杨海这样被延迟到账的“防诈骗功能”所误导和被坑害,想来绝非个例。  

  很显然,不具备“后悔药”的延迟到账非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在误导更多人受骗上当的同时,反而给诈骗犯罪提高了成功概率。而按照央行对支付平台延迟到账的相关规定要求,防诈骗和能撤销应是延迟到账的基本功能,而各大支付平台却打着为客户错误转款提供“后悔药”的噱头,相继推出根本就不具备取消功能的延迟到账,这不仅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说严重点甚至是在助纣为虐。笔者以为,国家金融等相关部门应当针对平台支付企业就延迟到账存在的问题介入调查,对于以防诈骗为噱头推出延迟到账,实质上又是作为营销售手段吸引更多客户使用并从中获利的平台企业,不仅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更要给社会公众一个清楚明了的交代。(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