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以“思乡”情怀凝聚中华民族价值认同
http://www.scol.com.cn(2017-9-30 7:57: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秋节是团圆、温馨节日祥和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就说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也源于中华民族思乡这个“根”。当某些人仅把眼睛盯在花式各异的月饼或其他中秋礼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忘记星空中那熠熠生辉的明月、远方的亲人、中秋节的思乡内涵。“中秋团圆”是节日的一个重要内容,“思乡”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也可视为“胎记”,且永远不会改变。只要以“思乡”情怀凝聚更多民族价值的认同,中华民族就将永远不分离,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每个节日都有其文化价值内涵,只有具备了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才更有生命力,也才更有传承下去的必要。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如果不能团圆,就会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国家的情怀。然而,我们对“思乡”是不是显得有些淡化,甚至忘记了中秋节本该有的“思乡文化”?每当中秋节来临,我们是不是还在与我们的家人团聚,是不是与他们一起有情趣、有韵味、有文化地或围坐在家中或在户外,一边吃月饼、鲜果,一边赏月、攀谈、问候?即便无法回家团圆,我们是否常怀“思乡”之情,深情仰望家乡,思念亲人和祖国?

  也许我们身在外地,无法在短暂的假期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过节。可无论在哪儿,浓浓的思乡之情,也会化作彩云飘回家乡。当年日寇入侵中华大地之时,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都怀着思乡情,同仇敌忾,慷慨解囊,团结一心,有力支持了祖国的抗战。当时,海外华侨的“思乡文化”,就是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同胞的关爱,对胜利的期盼。如今是和平年代,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故乡,对祖国充满了无限思念,或默默为故乡祝福,或经常回到祖国,体味团圆的温馨。

  是的,“思乡”当成为民族价值的认同,“思乡文化”让中秋节变得更温馨、更惬意。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思乡情怀。中秋节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精髓,以独特的血亲关系,将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融入其中,塑造了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思亲、思乡、祈福的“思乡文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焦虑和情怀,不知伴随多少华夏儿女,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岁月。这种普遍被认同的思乡情怀、血亲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无形遗产,哪怕遇到再大挑战,思乡之情永远不会改变。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动情而又深刻地记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乡之情,揭示了人类最纯真、最内心、最本源的思绪和情感。“思乡”就是民族的印记,是中华民族血液中始终流淌的文化音符。观赏祭拜、思念亲人、企盼团圆的习俗,哪怕岁月动荡,都始终不会改变。一个民族把自然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本民族的一个节日,把自身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再把其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之中,这是多么智慧而深邃的民族文化!

  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虽然传统文化有式微的趋势,但我们一定要保持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那高尚的审美境界和意趣,敬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浪漫主义和哲学思想。“思乡”是本真,它符合人性,会让中秋节更美。思乡情怀,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全人类的和谐、进步、繁荣。中秋节就是浓缩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因此,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地把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传承活力的文化精髓,根植于市场多元文化的沃土之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但让其在中国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还要登上更大的世界舞台使其熠熠生辉。以“思乡”情怀凝聚更多中华民族价值认同,中华文化的魅力就将更加绚丽多彩。(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