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审视《还看今朝·四川篇》的三条“蜀道”
http://www.scol.com.cn(2017-9-26 14:52: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自9月16日起,中央电视台联手全国31家省级电视机构共同打造的大型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陆续播出,反响热烈。迎接十九大,今朝看中国。9月26日上午10:00–11:30,全媒体大型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四川篇》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9月25日《四川日报》)

  作为一个亲历四川跨越发展的底层群众,自然深知近年来四川后发赶超之路。或许央视以“路”作为审视四川发展的切入点和主线,首先是源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历史触动,而这也确实是四川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分篇”中的鲜明特色。通过镜头下的影像诠释,四川发展大道开来。

  一条是现实的交通之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早已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初四川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四川地处西南,因地形地貌多样化,有地势险峻的高原,有条件艰苦的山区,有起伏绵延的丘陵,四川又被誉为“千河之省”,这些都为四川人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就抓住了这个制约四川发展的瓶颈,积极投资修路架桥。

  2013年至2016年完成投资近52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大致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2年63年四川省完成公路水路交通投资的总和。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二,建成19条公路水路进出川大通道。四川交通从“蜀道难”变“蜀道通”再到“蜀道畅”,实现历史性跨越。在直播节目中,央视聚焦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施工现场,这就是集中展示出了四川道路交通的巨大变化。

  一条是改革发展之路。短短几年时间,四川靠啥实现了后发赶超,靠啥走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在央视宣传片中,我们看到了四川改革发展之路的清晰脉络。着力展现全面创新改革路径举措的“探路”,四川脱贫攻坚的“开路”,民生为本做法和成效的“筑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法和经验的“让路”。

  “探、开、筑、让”四个字,极其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四川跨越发展的奋进历程。这条路就是四川近年来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条是群众自信之路。无论是现实的交通之路,还是无所不在的改革之路,说到底都会引发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都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冲击。尤其是近年来四川人民经历各种大灾大难的洗礼和磨砺之后,愈发展现出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从9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年前的“4.20”芦山地震,从今年的“6.24”茂县山体垮塌,到“8.8”九寨沟地震。旧伤刚愈,又添新伤。

  坚强的四川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展现出了罕见的自信。“四川如何把路走好,我们在点位选择上突出现场感和观众的直接体验感。”在央视直播中,聚焦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貌,让群众自己谈对四川的发展认识,谈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无形之中就勾勒出了一条四川人民内在的精神之路。

  通过现象看本质。全媒体大型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四川篇》正是从四川改革发展的现实着手,展示出了四川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撑。有了这种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伟大中国梦的四川篇章。(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