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引进人才需重视,留住人才更关键
http://www.scol.com.cn(2017-9-14 7:36:5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12日上午,由国务院侨办、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九三学社中央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在成都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分别致辞。(9月13日《四川日报》)

  本届海科会,既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级别的领导参会,又有来自中央部门、国内外的重量级人物登场,包括外国驻华大使、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学者,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可谓规格高、范围广、影响力大,可见本届海科会的重要性。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众所周知,人才是强国的重要保障。那句著名世纪之问:“二十一最缺的是什么?”答案就是:“人才!”现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人才的争夺从未停止,尤其是当下,人才成了各地的“抢手货”,都在积极制定和出台对人才的优惠倾斜政策,以使人才能到本地工作,奉献才华,帮助本地区加快发展。一些地方不惜以重金网罗人才,可见,争夺人才的激烈程度。

  然而,从不少地方引进人才的经验和教训就可以看出,引进人才需要重视,而留住人才更关键。如果只把人才引进来,但对其后续工作和生活缺少关心,甚至没有彻底落实人才政策,就有可能造成引进的人才留不住,以至于再流失的问题。而对四川这个大省来说,人才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四川必须在人才的引进上主动有为。鉴于经验,还要致力打造海外人才引进的“升级版”,即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如此,才能达到引进人才的真正目的。否则,人才只来一段时间就走,人才引进的目的就没有达到,那么,无疑就给引进人才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

  人们欣喜地看到,四川在引进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的力度在加大,更主动而为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简历,而是满世界主动寻找人才,随后在积极做好项目跟踪和后期服务,使人才留得住。对此,不仅要在物质待遇上给力,还要在“软环境”上,即在服务的真心实意上,让引进的人才感到舒适安逸。就像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康裕建自身的感受那样,从一个被引进来川工作的人才,到自己成为一个人才老顾问,这其中,就有他自己的想法与四川的聘任那种“完美契合”在其中。这就是四川在引人才引进上做到“真心真情”的一个缩影。

  而能否留住人才,不仅要靠传统意义上的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物质利益当然不可或缺,但这仅是一个方面。事实上,能回国效力的海外人才,一般都怀有“报效祖国”的大志向。他们当然对物质生活很在意,但更多是想为国家建设出力。如果仅有物质待遇,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他们的精神关爱,那么,同样会令他们感到不适。我们常说“尊重人才”,而“尊重”不仅包括对其经济上的尽心,还包括“软环境”。如果一边言称“尊重”,而另一边则在他们办事时常遇到“脸难看”,那么,再优越的物质待遇,也不会有多少吸引力,即便人才来了,也无法留住。

  人才是有用的人,他们有情感诉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要求。人才总是在向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流动,以保证自己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常说,人才总是自然地向那些工作报酬优厚、更尊重人才的地方转移。而“尊重”,既包括经济利益上的尊重,当然也包括对其情感、尊严、地位上的尊重。有人说,四川在引进人才上应该更主动一些,要想“弯道超车”,就需要打造四川人才引进的“升级版”,这些话都很有道理。但是,千万要牢记,人才的流动千变万化,引进了,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人才留住,如此,才能实现人才引进的最终成功。(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