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初入职场不必过度在意如何称呼前辈
http://www.scol.com.cn(2017-8-30 7:44: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谢晓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2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5.9%的人刚入职场时有过“不知如何称呼前辈”的困扰。职务(46.0%)、师傅(44.2%)、某哥某姐(41.3%)是最常见称呼。受访者建议职场新人称呼前辈时注意:就高不就低(53.5%)、察言观色(50.1%)和忌太过亲密(38.1%)。(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批毕业生迈入职场。从校园人变成社会人,有些不适是难免的。到底新入职人员称呼前辈啥好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种顾虑和各种建议都有,但归要结底,大部分在意如何称呼对方的还是这些刚入职的“菜鸟”,对于前辈而言,新人如何称呼自己只要不太出格就行。

  事实上,之所以让新入职人员的内心纠结于称呼上,恰恰体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还在校园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逐渐开始接受一些所谓的社会关系学的熏陶,提前为适应社会职场做充分准备。这点无可厚非,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提升点知识积累,适应起来相对快一些。

  但很多时候,校园里流行的一些社会关系学并非真正的社会主流交际意识,比如当下酒文化已经不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载体,可却有调查显示,这种社交酒文化却在高校盛行,什么老乡文化、圈子文化,搞衣裙相带等等,这明显就与社会交际的主流不相衬。相反,还会让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对于职场文化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感,更甚者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比如认为职场文化就是“虚伪”“荒唐”“无聊”。

  当然,“会说话”“情商高”“热心肠”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会为新入职人员获得更多的亲睐,毕竟对一些社会规则的接纳,也是人生进入社会阶段所不得不进行的姿态调整,是一种在社会网格中定位自身坐标的便捷方式。但这并非庸俗地说要与一些歪风邪气同流合污,毕竟在校读书这么多年,天地良心的界限还是应当分明的,而应该是在对社会规则适度地理解与体认下,试着以更加多元的社会人身份参与其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高校应该为应届毕业生做一定的 “职场礼仪”培训课,为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做些铺垫,更要让他们职场称呼其实只是职场礼仪中的一小部分。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如何着装、怎样打电话、如何递名片更礼貌……这些都是职场新人们需要掌握的日常职场礼仪。通过这些与社会对接较为实际的培训内容,让这些学生知道得体的礼仪,会帮助新人尽快与同事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总而言之,初入职场不必过度在意如何称呼前辈。社会化的进程,既是人生阶段的转变,也是一场人生意义的哲学思索。既要懂重他人,更要让他人看到自己的长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是一张试卷那么简单,而在于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际,嘘寒问暖之时,人生的意义与乐趣也就在这些细微之处构建起来了。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