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对语文教材“贬中崇洋”别止于批判
http://www.scol.com.cn(2017-8-16 7:45:1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外国孩子十分优秀,中国孩子却常常要为自己的行为脸红;少年爱迪生还救过妈妈?学写中国字,先认外国名?……近日,部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学使用的语文教材提出质疑,认为“数十篇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8月15日《海南特区报》)

  人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先前,有人对某些课文是否“虚假杜撰”引发争议;现在,又有人对少数篇章是否“贬中崇洋”提出质疑。一方面,表现人们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关心;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们思想意识转型升级。尽管如此,目前正在使的小语文教材,毕竟也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对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们还不能一味批判,更需理性看待。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除开要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素养之外,还要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实际上,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讴歌赞美英雄主义、道德模范、文明风尚、好人精神、包含民族情感的内容较为丰富,基本能够满足青少年的认知需求。当然,小学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段,不仅需要民族文化的浸润,也需要对外来文化的初步感知。优秀文化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那么,引导孩子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适度”为原则,吸收一些优秀外来文化,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知世界,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少量含有外国内容的文章,既显示了我们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接纳和包容,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好奇心理。所以,对于人们批评“学洋名,认汉字”的反常现象,我们也不能一味站在对立面横加指责,在有利于孩子们识记汉字的情况下,则不必斤斤计较。相反,我们最应关注的,还是课文内容的健康性,即人物故事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可以肯定,只要是积极向上、富含正能量、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虚心接受。当然,对于那些随意改变原作,本身属于外国人负面品质的东西,用中国的人和事来代替,确实需要谨慎取舍。

  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信息显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520余篇选文,其中80余篇涉及外国内容,约占总量的15%。从内容比例和结构来看,确实还有修订的必要,但也并没有像人们批评的“贬中崇洋”那样严重。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部分教材是在十多年前审定通过的,如今,人们的思维角度、意识形态和社会需求本身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导致某些课文内容陈旧或过时的情况在所难免。故而,在今后的教材修订过程中,如何让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加凸显?又如何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这才是选编课文时应该突破的难点。然而,从专业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应综合考虑教学现状、学生需求、时代发展等诸多因素,它是一个科学严谨、不断完善的过程。

  不论如何,这么多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并且还培养了一代接一代的优秀人才,其发挥的积极社会作用必然值得肯定。但随着时代发展,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某些内容与当前形式不相符也是一大现实。为此,我们更要坚信,通过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努力,未来的小学语文选编教材一定会与时俱进,更加适合大众需求。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