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九寨沟救援 汇聚生命至上的力量
http://www.scol.com.cn(2017-8-15 13:42: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由九寨沟沟口至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九环线东线全长457公里。震后,九寨沟累计转移游客和务工人员6万多人,大部分人从九环线东线踏上返乡路。这是一条高效快捷的救援“生命线”,这是一条坚如磐石的安全“生命线”,这是一条书写大爱的暖心“生命线”。沿着457公里的“生命线”,四川兑现了承诺。(8月15日《四川日报》)

  每一次灾难的来袭,都是一场生命之花的浇灌。生命至上,这是我们向灾难发出的响亮呐喊,也是抚慰灾区人民的动人音符。争分夺秒搜救生命,千方百计救治伤者,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命至上是我们应对灾难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重点。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救援,还是由内而外的转移,或是由外而内的逆行,生命至上的力量无时无刻不驱使着我们奋然前行。

  自上而下的生死救援汇聚这条生命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指示,搜救和抢救伤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讯中断,照明中断,道路中断,九寨沟震区一时恍若“孤岛”。当人们焦虑万分之时,四川省委、省政府迅即成立“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王东明书记和尹力省长第二天即刻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四川交警立即部署对九环线启动“只出不进”的交通管制。

  几乎在同一时间,沿线各市州围绕畅通公路“大动脉”展开行动,从远端、中端、近端同步实施交通管控。成都城区设立救灾专用通道,绵阳市组织97支应急抢险队,对受地震影响的九环线东线做到随毁随抢、随毁随通,确保道路全程、全时、全面畅达。尽管余震不断,飞石滚滚,救援力量对于“生命线”的抢通一刻未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生死救援,自上而下的所有力量都汇聚于此。

  由内而外的转移疏散依靠这条生命线。九寨沟地震发生当天,3.8万人游客数量,加上外来工作人员,在九寨沟景区周边共计6万余人。加上这些游客大都是外地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心理恐慌,及时把他们安全转移出来,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轻言放弃。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承诺。

  对伤员,四川启动四级医疗救治模式。有的在地方诊治、有的转运到周边县治疗、有的转运到绵阳救治、重伤员转运到成都市治疗,总之确保所有伤员都得到了及时医治。对游客,四川采取市州“接力”的办法。以平武为中心,成德绵三地调集近300余辆大巴车,集结平武。震后24小时内,震区成功疏散转移车辆13116辆次,转移游客和务工人员6万余人。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大转移,这一次由内而外的有序大疏散。

  内外而内的大美逆行暖心这条生命线。无论是在地震当晚的避难,还是大规模的转移疏散,时时处处都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有酒店员工、志愿者冒险取出御寒物资,有头绑绷带的大巴车司机依然坚持出车,有救援车辆义无反顾地“逆行”,有沿途救援站志愿者的周到服务。

  在这条由外而内的生命线上,短时间内汇聚了众多的逆行力量和逆行身影。36小时内,四川组织救援力量2500多人、青年志愿者420多人,投入大型机械90多台,全力开展抢险搜救工作。地震当夜,国家电网抢修人员冒着余震抢修,昼夜不停。经过连续奋战,10日23时,震区公众通信服务恢复正常。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九寨沟救援,457公里的九环线东线,上演了一场生命至上的伟大救援,涌动着一股国家力量。(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