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熊猫血”告急呼唤稀有血型人群信息库
http://www.scol.com.cn(2017-7-25 9:24: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印荣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2日上午,成都一对新婚夫妇遭遇车祸,26岁的妻子李岚在车祸中重伤,失血严重,由于她是RH阴性A型血(熊猫血),一场爱心接力由此开始。7月24日,为了寻找珍贵的熊猫血,一场和死神的赛跑刷爆网络,也温暖了成都这座城。(7月25日《华西都市报》)

  李岚遭遇车祸,生命危急,其新婚爱人及亲属,一定心急如焚。而更让人揪心的是,李岚为熊猫血,属于稀有血型,在抢救过程中,又遇到供血源告急的难题。入院第三天,便被告知已经用光成都的血液储备,需从绵阳紧急调血支援。至24日,医院一共调配Rh阴性A型红细胞血液20个单位,使用新鲜冰冻血浆3250毫升。

  新婚夫妇遇车祸妻子重伤,寻血信息刷爆朋友圈。这则新闻,牵动了千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整个社会。它与地铁“单手哥”等城市暖心场景一样,是对爱心成都、文明成都的又一次生动注解。在这里,让我们为60名爱心人士争献熊猫血点赞,也为抢救李岚的医院点赞。

  不过,在这则新闻的背后,或许也暴露出目前我们稀有血型管理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今年36岁的成都大邑人张先生说,他是在其朋友圈看到求助信息后参与献血的,他献出了400毫升熊猫血。而他从大学开始就每年都要献一次血,但是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熊猫血,还是四五年前,血液中心打电话给他,他才知道自己的血型。这意味着在很多年中,张先生的稀有血型信息,相关血站没有建立信息互通和共享。一旦有紧急需要时,就连定向发布求助信息,都是个问题,更别说献血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许是明乎此,人们更懂得互助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已经有了这种互助性组织。据说,在成都地区有一个专门的“成都稀有血型之家”QQ群,成员竟多达千余名,群里会及时发布各地关于熊猫血的信息。他们入群献血既是献爱心,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储备健康”,张先生说,“熊猫血型很稀有,我今天为其他伤者献血,今后我如果需要用血,其他人就能帮到我。比如上次成都有个孕妇也是熊猫血,群里很多人都去献血了。”

  这种旨在互助的稀有血型群,因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期待,而具有稳定性。如果在尊重公民隐私,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包括稀有血型人群联系方式等信息的数据库,则可以藏血于民,有备无患。这样做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以后,很多城市都曾出现过血液储备不足的现象,各地频频出现的“血荒”,让人们对安全用血多了担心。稀有血型的可持续及安全性,则要加一个“更”字。

  政府相关部门和医院、血站等疗机构不妨顺势而为,适当延伸工作的触作,在取得公民同意的情况下,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稀有血型人群信息数据库,形成更大的“稀有血型之家”,并利用“互联网+”在医疗机构和稀有血型人群间,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为这个特殊血型人群提供相应的健康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引导公益事业热心人士参与其中,以鼓励更多的人关心、支持稀有血型血源的安全性、稳定性建设。

  这样,遇到像抢救李岚等关键时刻,就会少一些“血荒”,多一些从容,像李岚这样的遭遇不幸的重症伤者,也会多一份康复的希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