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该抠抠“文抄公县委书记”的不严不实
http://www.scol.com.cn(2017-7-4 7:35:5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立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上的作者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的文章,被网友指责抄袭新华社记者的文章。7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经过对比发现,由李志锋所写的这篇名为《欲明人者先自明 欲正人者先正己》的文章,共有1566字,由新华社记者所写《新华时评:严以律己重在自重、自省、自律》,共有949字。算上标点符号,二者之间一模一样的字有874字。(7月3日 封面新闻)

  爬格子的人最痛恨文抄公,因为他侵害了作者的思想和权益,弄脏了舆论的单一独创性。当一位县委书记的学习心得,竟涉嫌剽窃新华社评论时,其不仅戴上了“文抄公县委书记”帽子,其背后的文风、作风,以及用权律己的不严不实,都值得怀疑,更需要深挖。甚至更可以问,如此县委书记治下,所在县的文风作风党风能够经得起考验吗?

  学习心得因学习而有所得。只有有所领悟才能有些许“获得感”,因此,表现在文字上,呈现出一篇心得之作。心得必然是内心真实想法,是实言而非谎言。抄袭了他人作品的心得,即便再精彩,也是通篇谎言。此文发表在《延安日报》上,首当其冲的是编辑审稿不严、管理失范,但根子上,是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不实不严的文风所致。

  一篇总共才1700多字的心得,其中有800多字抄袭而成,从学术论文角度讲,已经“完全过矣”。即便是普通的文章,也已经被列入文抄公、今后永不续用文稿作者范围之列。

  文抄公县委书记的抄袭文章,被“主动”曝光在媒体之上,其背后的错误根子足以让人品头论足几天。一来,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就?是县委书记本人还是由秘书代表,或者根本就是由第三人写就,县委书记连审稿都没有审稿?倘若是县委书记本人“亲自”执笔,可以感叹他对新华社评论的欣赏,却又足以映照出县委书记为一时之名而不惜造假抄袭。倘若由其秘书或者第三人代写,这更是违背了中央关于严禁由秘书代写讲话稿、文章的要求,是不折不扣的违背三严三实的行径。

  当县委书记抄袭文章时,可否扪心自问自己自重、自省、自律了吗?更要扪心自问,自己用权符合“三严三实”要求了吗?一位官员,连基本的文风都不严不实,又怎么期待他在工作上有真实的政绩呢?倘若只做表面文章,在花花草草上有架子,却找不到什么丰富成果,即便“佳作”千篇,也只浪得虚名,不可以为组织重用。

  “文抄公县委书记”并不是抄袭之风的第一人,当然也不太可能成为无后来者之人。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官员不严不实的文风、作风,不严不实的权力观、政绩观。在一些官员眼中,把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当为一种政治资本来宣示,说得话却是言不由衷,也非心生,这位“文抄公县委书记”正是这个方面的“黑典型”。

  人如其字,文显其人。对于“文抄公县委书记”,应该由上级组织,而非所在县委进行彻查,看看“文抄公县委书记”治下,还有多少不严不实,该整改的整改,该问责的问责。“文抄公县委书记”也正如一面镜子,所照出的部分地区“学习虚假”之风仍然需要疾风暴雨式根治。(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