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国评蜀论 >> 正文
把“有困难找党员”叫的更响亮一些
http://www.scol.com.cn(2017-6-26 10:08: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前段日子,休假回了一趟老家县城,欣喜地发现县城的一些街道、小区、院落等地方,都悬挂着“有困难找党员”的提示牌,牌子下方都留有手机号和微信号作为联系方式,且一拨即通,让人为之惊喜。听家人说,这是我们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

  “有困难找党员”,这是一句多么普通的提示语,但这句话却折射出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在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是共产党员“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的集中体现,为党旗再添光彩。

  “大道无形,言为心声”。我们党能从小到大,能执政,执稳政到执好政,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了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知行合一,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落到到“有困难找党员”等具体事项中,维护好由小事构成的群众利益,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这是对兑一个共产党人举起右手的承诺,温暖着普通百姓的心。

  掩案沉思,“有困难找党员”,话语朴素、简洁,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现实生活中,群众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柴米油盐”式的“小事”。办好这些小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取得革命和胜利的重要法宝。早在60多年前毛泽东就曾经指出,我们应该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这意味着办好群众看似“柴米油盐”式的“小事”,就必须“有难必帮、有求必应”,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帮在具体行动中。

  当年,苏区干部从小事做起,走遍各家各户,踏遍田头地角,贫苦农民哪家缺盐缺米,哪家劳动力困难,生产赶不上,甚至哪家妇女要生小孩,需要红糖、新衣,他们心中都有数,并一定尽可能把样样事情都料理好。自然而然,群众也就从心眼里信任我们的党,拥护、支持党的事业,使我们党靠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叫响“有困难找党员”,就是为了永续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如果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能喊出这种声音,人民群众就会从身边党员干部活生生的模范作用中看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加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更加坚定一心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必将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巨大动力和积极深远的影响。

  如此说来,“有困难找党员”这句话说出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试想,如果是一个没有魄力,对自已没有信心的人,他敢说吗?如果说出来,群众一旦找到他,他不想帮或帮不了,那不是自已损自已的威望和形象吗?令人欣慰的是,听家人说,家乡的党员干部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杂而错为,努力在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间显水平,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赞誉。这种做法应该大力倡导,这种声音应该大声叫响。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