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生命至上”是对灾民的最大抚慰
http://www.scol.com.cn(2017-6-28 7:43:1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7年6月24日5时45分,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的清晨,被垮塌的富贵山击碎。短短100秒时间,特大滑坡呼啸着冲向山脚的新村组。截至26日23时,“6·24”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高位垮塌灾害共造成10人遇难、93人失联、3人受伤。(6月27日《四川日报》)

  在令人牵肠挂肚的“黄金72小时”里,从阿坝、从成都、从雅安、从德阳……3200多名救援力量和150多辆机具车辆火速驰援;从白天到黑夜,喊话、探测、撬石、挖抛,搜救一刻不停;送水、送饭、参与搜救和安置,当地群众守望相助。据专家分析,这次滑坡垮塌体巨大,冲击速度快,瞬间摧毁力度强,救援很难创造生命奇迹。明知难以创造生命奇迹,为啥我们还要不遗余力的搜寻抢救,从根本上讲这就是源于对生命的敬重。生命至上,这是我们面对灾难的第一反应,也是对灾区民众的最大抚慰。

  经历大灾大难的四川人民,对于茂县山体垮塌之后的那种伤痛可谓是刻骨铭心。无论灾害有多严重,无论条件有多艰难,第一时间挽救生命,尽可能的保护群众生命财产,这既是中央的最高指示,也是四川经历灾难磨砺之后总结出来的基本法则。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救人”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当地交通部门抢险人员抵达灾害现场,清理出一条通车便道。西部战区的运输直升机搭乘医疗队员紧急升空。山体垮塌事件当天,从全省各地驰援的庞大救援力量,集结在狭窄的作业空间中,争分夺秒开展搜救。从中央到四川,从阿坝州到茂县,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在为抢救生命而与时间拼命赛跑,这一刻,生命至上尤其打动人心,这一刻,生命至上令人眼里盈眶。

  对生命的敬重体现在不舍的搜救中。不抛弃、不放弃、不言弃,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在救援现场,虽然面对是交错纵横的杂乱石块,是一片荒凉和凄惨,但专业的搜救队员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批队伍疲惫了,另外一支队伍马上接替,继续开挖,绝不放弃。“抢抓黄金时间,抢抓一分一秒,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搜救。”“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我恨我自己只有一双手!”消防队员急出了眼泪,但抹去眼泪,大家又继续搜寻。

  连续作战的疲累,让救援者们不断透支的体力逼近极限。然而,心里装着“黄金72小时”,他们不言放弃。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专业救援人员之所以不知疲倦的奋战在前线救灾第一线,之所以争分夺秒的在72小时黄金期内搜寻那些微弱的生命信号,目的就是希望创造生命奇迹。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付出了,只要我们努力了,也算是对逝者的一种交代和逝者家属的一种抚慰。

  对生命的敬重体现在科学施救上。既要搜救生命,又要安置避险群众,还要护送外地游客离开,同时还不能发生二次伤害,这是这次抢险救灾的一个显著特点。眼看自己的亲人和同胞碾压在冰冷的山石下,我们不可能置之不理,但我们又不可能为了抢险救灾而不顾次生灾害。如何施救,这次的茂县抢险救灾发挥了四川经验。

  8个工作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滑坡体被划分为十个网格,各个救援团队分兵把守,又相互协作。减少了不必要的力量消耗。红外线成像仪、声波探测仪、雷达探测仪等科技设备和手段在救援中得到应用,一平方公里至少44台生命探测仪。测量型无人机通过航拍影像解译灾情,巨型无人机绘制出厘米级精度的滑坡体三维模型,为科学组织救援提供依据。正是有了科学高效的施救,才让搜救者和被救者得到了安全保障。(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