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迷你KTV这股“风”究竟能刮多久?
http://www.scol.com.cn(2017-6-24 9:05: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侯雯雯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市场上常见的迷你KTV,一般是个大约可容纳3到4人的透明玻璃房,面积2平方米左右,设有一套触屏点歌和播放系统、两副耳机、两只话筒、两个高脚凳。用户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进入系统,选择时段,通过手机付费来点歌、唱歌。一曲唱罢,系统给出评分,歌声将被同步录制下来,保存在微信中,也可分享到朋友圈。(6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从2015年开始,迷你KTV开始进入一线城市,并在超市、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运营。随着“共享经济”的风生水起,网约车、单车、充电宝,甚至共享汽车都来一试身手。而迷你KTV也想以“颠覆者”的姿态冲击传统KTV包房,在共享时代分一杯羹。就目前看,这种仅能容纳3、4个人的玻璃亭,总能吸引一些年轻人来此练唱,一时间,迷你KTV骤然兴起。

  迷你KTV的消费群体基本就是“小鲜肉”。投资者和经营者正是抓住了年轻人几乎都有智能手机消费习惯这一特点,以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和投币支付方式,以强调个性、私密、快速、温馨等为主打,使一部分年轻人成了迷你KTV的常客,在玻璃亭里忘我地歌唱,罔顾周围人群的熙攘。到今年,迷你KTV更有大热之势,有些地方的小亭子外甚至排起了队,融资消息不断。资料显示,未来两三年,其市场体量可达50万间以上。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1.8亿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持续增长至70.1亿元。

  然而,这毕竟仅是预测,这股迷你KTV之风究竟能刮多久,否能继续推广下去,能否成为KTV包房“尬唱”的终结者,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的确,在小玻璃亭里唱歌,避开了传统KTV中的种种尴尬,可让迷你KTV有成为KTV包房终结的潜力。歌唱者大可以安心当“麦霸”、当“追星”,或秀恩爱,或展示个性。就在这几平米的小亭子里,哪怕独身一人或携友同乐,即便五音不全,只要走进去把门关起来,俨然就拥有了一方自在的乐土。

  虽然报道中称这种私家“K歌房”,并非因孤独而兴,但给出的理由看似站不住脚。因为在一份网络走红的“孤独指数排行榜”中,“一个人去KTV”被列为总共10级孤独中的第6级。在迷你KTV的发源地日本,其受欢迎即“为了能在团体中有好的表现,或是为了不给团体添麻烦”。而在中国更多的是排解寂寞,或就是为了展现个性,暂时休息一下,打发碎片时间。这样看来,这个市场就很不确定。

  就盈利空间来说,与传统KTB包房相比,迷你KTV投资较少。正像迷你KTV品牌之一“雷石WOW哇屋”的副总经理雷以锋所言,国内目前大大小小的传统KTV包房大概至少两三百万间,每间成本可能在二三十万元人民币。相较起来,一个两人座的迷你KTV房间成本要少一个量级,大概只在数万元人民币。“每台机器每月收入在3000以上,基本上就可以保本。也就是说,每天只要有客人唱满2个小时就能回本。”

  虽然迷你KTV看似在盈利上比传统KTV轻松很多,虽然以雷石准备投资3亿进军市场,且已经与万达、恒大、横店、星美等一系列各大知名院线达成协议,甚至“市场已经铺到了县级市”,但如果每天要是唱不满2小时呢?这恐怕就没那么乐观了。而就国内迷你KTV的点歌价格来看,差异不明显。据媒体报,在北方城市太原,唱一首歌付费约8元,包时间演唱则分为15分钟20元、30分钟38元和60分钟58元三个选择。商家利用的是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并视其为一大“卖点”。而商机究竟有多大,从消费群体、承租费用、场地选择,消费习惯等来看,一套成熟的广告模式、商业模式等,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但可预见的是,这种不温不火的状况可能会持续很久,不会像共享单车那样,呈现火爆之势。(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