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反腐倡廉 >> 正文
严惩严防“劫贫济腐”要零容忍零失察
http://www.scol.com.cn(2017-5-31 11:40:0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一些贪腐“黑手”却伸向了贫困户的“救命钱”“活命钱”。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为何发案突出?如何更有效地严惩严防“劫贫济腐”问题……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新华视点”记者奔赴广东、广西,对检察机关查办的一些扶贫腐败案进行了深入采访。(5月28日新华社)

  任何腐败都不能容忍,扶贫领域的腐败尤为不能容忍。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遏制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扶贫领域的贪腐分子置群众冷暖于不顾,把手伸向扶贫款物,干扰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损害的是贫困地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令扶贫效果大打折扣。利剑高悬,严肃查办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管理、使用、发放等环节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扶贫政策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群众,是党之所求,国之所需,民之所盼。

  然而,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之下,仍有少数基层干部不收敛不收手,想方设法在群众的“救命钱”上动歪脑筋,导致发生在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通报,时常涮人眼球:串通作假、虚报冒领者有之,层层截留、吃拿卡要者有之,克扣私分、挥霍浪费者有之,优亲厚友、显失公正者有之,贪污挪用、“小官巨腐”者有之,甚至出现基层“塌方式腐败”。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892人,与2015年同比上升102.8%,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要实现精准扶贫,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政策、以“零容忍”态度查处扶贫领域问题外,还必须同时推进精准反腐和精准监督。也就是说,对扶贫领域的腐败顽疾,一方面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听之任之,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另一方面则要从制度上查漏补缺,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对扶贫项目运作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能被跟踪监督,消除扶贫项目运作中的监管“盲区”,为基层的权力穿上有效的“紧身衣”,实现体制机制层面上的“零失察”。 如此,才能让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见光死”,倒逼基层干部斩断贪念、管住权力,敬畏法纪、主动作为。

  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土壤易滋生细菌,缺乏全程监督的权力易滋生腐败。正如广西南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郭魏所说的,“一些涉案人员虽然级别不高,涉案金额不大,但夺取的是贫困群众的‘活命钱’,坑民害民的行为危害性大,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只有踩着不变的步伐,将预防和惩治贪腐犯罪与精准扶贫战略进行“精准对表”,紧盯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哪里资金密集易出问题,预防和惩治贪腐犯罪就跟到哪里,哪里干部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教育惩处就跟到哪里,才能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贪腐黑手,保障扶贫资金走通“最后一公里”,安全、及时、足额、精准地到达群众手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