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文化自信脉动巴蜀让四川更自信
http://www.scol.com.cn(2017-5-22 7:45: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之心,寸土寸金,但文化的根扎得深。放眼天府四川,崇文尚德的事例不胜枚举。对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瑰丽文化的大省而言,这彰显了它厚重的底蕴,传递出深厚的自信,更透射出澎湃的活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的基础上,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治国理政,文化自信是其中的壮丽华章。(5月21日《四川日报》)

  文化是立国之本。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国家强盛,则文化兴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不自信,无以立国,更难以治蜀兴川。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自满和自闭,拒人千里之外,断绝文化交流,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谦虚谨慎,善于学习,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在开放包容中前行。“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走出去,使文化得到更好发展的例证和见证。作为文化大省,巴蜀文明的发源地和重要承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力的举措,迈开建设文化强省的稳健步伐,凝聚起治蜀兴川的强大精神力量。2013年5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四川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进军号。在四川面向未来的历史坐标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协同,“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既是一道清晰的目标刻度,也是一个有力的工作支柱。

  今天和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力量对人心的凝聚和滋养。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都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省委的承诺透出拳拳之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川将文化建设放在治蜀兴川的大方略中来思考,来部署,来落细落实。文化自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砥砺奋进这五年征程中,脉络清晰,足音铿锵,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不言而喻,当人们用“奇迹”来描述过去5年巴蜀大地的巨变时,也深深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今日之四川,文化自信像旗帜又如春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构筑起四川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可以预见,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资源,让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带来积极的力量,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充满文化自信的四川一定能书写更加精彩的传奇篇章。(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